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的区别,了解下( 二 )


3、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虽然仅仅有一字之差 , 但是它们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注射方式 。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打在皮肤组织内 , 而皮下注射则是会打在皮肤与肌肉的中间 , 因此注射的角度也相对较大 , 与皮肤表面约为45度 , 针头也会稍大一些 。
在需要迅速达到药效但是又不能口服时 , 通常就需要皮下注射来帮忙 , 还有为手术而进行的局部麻醉、疫苗的接种都需要用到皮下注射 。
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的区别,了解下
文章图片
一般来说皮下注射会打在上臂 , 也有需要打在大腿外侧或是腹部的情况 , 比如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 就需要在上臂、大腿外侧以及腹部轮流注射 。
4、肌肉注射
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方式之外 , 还有肌肉注射 , 是指将药物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入肌肉组织内 。 一般用于不适合静脉注射 , 但是又需要比皮下注射更快速地发挥疗效时 , 或是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量相对较大的药物时使用 。
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的区别,了解下
文章图片
就像之前发烧时打的退烧针 , 在屁股上来一针立马见疗效 , 这屁股针就属于肌肉注射 。
肌肉注射的针之所以会经常选择扎在臀部 , 完全是因为肉厚 , 屁股上也没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 是最适合肌肉注射的部位 。 在选择臀部的具体位置时 , 可以在臀部画一个十字 , 只要扎在外上象限的上半部 , 就可以避免穿刺坐骨神经的风险 , 避免造成伤害 。
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的区别,了解下
文章图片
“屁股针”作为我们小时候最痛苦的一段回忆 , 几乎没有人没挨过“屁股针”的“宠幸”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 , 同样是打针 , 同样是注射药物 , 为什么独独打屁股针会这么疼?
打“屁股针”为什么这么痛?
首先是注射方式的不同 , 其他三种注射方式 , 针头与皮肤都是有一定角度的 , 并且进入皮肤的部分没有很多 。 但是肌肉注射不一样 , 注射时要求针头垂直进入皮肤 , 通常来说要求进针2.5-3厘米 , 由于针的穿刺 , 皮肤本身就会引起疼痛 。
在注射的过程中 , 为了能够保证药物成功的注入 , 医生推动注射器的速度都比较慢 , 这就进一步延长了疼痛的时间 。 而且在肌肉内注射药物 , 在吸收药物的过程中对肌肉本身也是一种刺激 , 也会引起一定的疼痛 。
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的区别,了解下
文章图片
其次 , 就是医生的手法问题 , 对于新手护士而言 , 经验相对来说还是不足 , 有可能会因为手法问题而造成疼痛感 。 此外我们在打针的时候通常会感到紧张 , 当注射部位的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时 , 从心理上我们就会认为注射的部位变得更疼了 。
不过小时候还“风靡一时”的“屁股针” , 到我们长大之后好像已经很少见了 , 现在去医院或者诊所治疗 , 几乎见不到医生要给患者屁股上打针的情况 。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现在“屁股针”越来越少见?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屁股针太疼了 , 愿意在屁股上打针的患者变少 , 屁股针自然慢慢地就没有了 。 诚然 , 这确实是屁股针变得少见的一个原因 。 而屁股针最大的不足就是疼痛 , 尤其是在一次性注射器还没有普及之前 。
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的区别,了解下
文章图片
老一辈的人可能比较了解 , 在当时 , 人们使用的注射器的主要材质是玻璃 , 注射器的针也并不是一次性的 , 在使用过后进行消毒 , 然后重复使用 。 尤其是在农村 , 一个卫生室里的注射器可能只有几支 , 针头也就那么几个 , 消毒的过程也就是在铝饭盒中煮沸消毒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