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是哪几人 战国七雄都是谁


战国七雄是哪七雄?
春秋五霸分别是:尊王攘夷齐桓公、春秋大义宋襄公、会盟天下晋文公、 独霸西戎秦穆公、问鼎中原楚庄王 。
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国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开国国君是姜子牙(姜太公),被周武王分封在齐地 。
春秋五霸之二——宋襄公
宋国国君,子姓,宋氏,名兹甫 。开国国君是微子,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 。武王伐纣后,恢复了微子的官职 。在周成王当政时,商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诛杀 。周成王、周公旦命微子继承殷商的祭祀,封在宋地 。
春秋五霸之三——晋文公
晋国国君,姬姓,名重耳 。开国国君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 。往上,周后稷,名弃,是帝喾的儿子,母亲是帝喾的元妃 。往上,帝喾,黄帝的曾孙 。
春秋五霸之四——秦穆公
秦国国君,赢姓,赵氏,名任好 。开国国君是秦襄公;当时周幽王无道,被西戎犬戎与申侯所杀;秦襄公将兵救周,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遂始有秦国 。往上,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 。往上,蜚廉,为商纣王采石于北方,没赶上武王伐纣;蜚廉一子曰恶来,其后是秦国,一子曰季胜,其后是赵国 。
春秋五霸之五——楚庄王
楚国国君,芈(mi)姓,熊氏,名旅 。开国国君是熊绎,被周成王封在楚蛮,子爵 。往上,帝颛顼 。往上,帝颛顼,黄帝的孙子 。
战国七雄之一——田氏齐国
开国国君是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遂正式有国 。往上,陈完,是陈国国君陈厉王的儿子,避祸陈乱,逃到齐国;陈完到齐国,把陈氏改为田氏 。往上,妫(gui)满(胡公),武王伐纣后,寻得妫满,奉舜帝之祭祀,所以他们姓妫 。往上,帝颛顼,帝舜七世祖 。往上,帝颛顼,黄帝的孙子 。
战国七雄之二——楚国
参考春秋五霸之楚庄王 。
战国七雄之三——燕国
开国国君是召公奭(shi),是周武王的弟弟 。往上,参考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
战国七雄之四——韩国
开国国君是韩虔,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 。往上,韩武子,事奉晋国,被封在韩原,往上,韩国的祖先与周天子同姓,姓姬氏 。往上,周后稷,名弃,帝喾的儿子,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周后稷始有姬姓 。往上,帝喾,黄帝的曾孙 。
【战国七雄是哪几人 战国七雄都是谁】战国七雄之五——赵国
开国国君是赵籍,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 。往上,叔带,周幽王无道,遂往晋国,事奉晋文侯 。往上,季胜 。往上与秦国同宗 。
战国七雄之六——魏国
开国国君是魏斯,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 。往上,毕万,事奉晋献公 。往上,毕公高,武王伐纣后,被封在毕地,于是为毕姓 。往上,与周同姓 。
战国七雄之七——秦国
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封建社会正式开始!
扩展资料: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到了战国时代,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
文学
屈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 。
思想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
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奉行侠义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和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战国7雄是哪7雄?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 。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 。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人战国七雄并不是指七个人,而是指七个国家,包括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除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 。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人
除了战国七雄,还有越国、蜀国、宋国等大国以及郑国、邹国、费国等小国,只不过这些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及七雄,故最后均被七雄所灭 。
在七雄中,后期以秦国的国力最强,而除秦国外,其余6国都在崤山以东,故其余6国又称“山东六国” 。
战国七雄涉及到的主要城市有咸阳、郢都、临淄、新郑、大梁、邯郸、蓟 。
战国七雄分别是谁?
春秋五霸:
五霸八种说法: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史记》
2.“齐桓、晋文、楚庄、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晋文、秦穆、楚庄、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6.“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8.“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部分中学课本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著名战役:
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
伊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的重要歼灭战 。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亚卿乐毅率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进攻齐国(今山东境)的大规模作战 。
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齐之战中,齐将田单率领齐军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进行坚守防御并反击燕军围攻的重要作战 。
阏与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番吾之战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名将李牧指挥赵军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击败秦军的作战 。
赵破匈奴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的重要围歼战 。
邯郸之战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秦军与赵、魏、楚联军在邯郸(今河北境)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
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大将军白起率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全歼赵军的大规模歼灭战 。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
鄗代之战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赵军在鄗(今河北高邑东)、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击败燕军进攻的作战 。
河外之战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信陵君无忌率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于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的一次作战 。
浊泽之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 。
七国介绍:
韩国
姓:姬 || 氏:韩
韩国先祖为晋公族 。曲沃桓叔生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 。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 。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 。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 。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 。
韩虔位列诸侯,不及魏氏强盛 。“三晋”同盟之时,韩国随之瓜分中原,获利颇多,国势达到鼎盛 。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且国人不尚武,屡为列强所攻打 。在残酷的战国烽烟中,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 。
至前230年,秦王政首灭韩国 。
战国韩国历代王侯世系表
王侯 在位年代
韩景侯 前408—前400
韩烈侯 前399—前387
韩文侯 前386—前377
韩哀侯 前376—前375
韩懿侯 前374—前363
韩昭侯 前362—前333
韩宣惠王 前332—前312
韩襄王 前311—前296
韩釐王 前295—前271
韩桓惠王 前272—前239
韩王安 前238—前230
赵国
姓:嬴 || 氏:赵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 。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 。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 。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 。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 。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
三晋分家之初,三家秉承晋阳之战之团结 。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同盟,一起行动,共同进退 。时三晋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形成一股极强的军政势力,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 。
由于魏韩两个的主战场在南方,赵国获利不均 。欲南侵,又遭到魏国排挤,魏赵矛盾升级 。前375年,赵成侯继位,公子朝作乱 。魏武侯公开支持,并帮助公子朝攻打邯郸,魏、赵彻底决裂,宣布着三晋蜜月期的结束 。时魏国正盛,齐、秦、楚悄然崛起 。前354年,魏惠王派上将军庞涓攻打赵国,兵围赵国都城邯郸 。赵求救于齐、楚 。齐威王遣田忌出兵 。田忌以孙膑谋,围魏救赵 。
经过各大国与魏国长期的周旋,魏国霸业渐衰,赵国逐步崛起 。魏国比邻秦国,屡次为秦国所攻,魏国不得不采取合纵抗秦措施,与中原诸侯重修盟好 。前325年,魏惠王发起魏、赵、韩、燕、中山的五国相王 。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兴致勃勃的始称赵王 。时赵孱弱,屡见欺 。武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去王号,并终生不再称王 。
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巧妙的从中原诸侯的混战中摆脱出来,领导国人,衣胡服、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 。赵国实力因此大大增强 。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 。前299年赵君退位,立王子何为君,是为赵惠文王,自号主父 。前296年,赵主父翦灭中山国,独吞其地 。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
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继其父之烈,渐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 。前262年,秦王龁、赵廉颇对峙于长平,双方形成惨烈的拉锯战 。至前260年,赵孝成王以赵括替廉颇,秦昭王以白起换王龁 。不久白起围赵军长达40余日,赵军全军覆没 。赵国国力大衰 。
前228年,秦王政派军灭赵国,俘赵王迁 。
赵国历代王侯世系表
赵烈侯(籍) 前403—前387
赵敬候(章) 前386—前375
赵成侯(种) 前374—前350
赵肃侯(绁) 前349—前326
赵武灵王(雍) 前325—前299
赵惠文王(何) 前298—前266
赵孝成王(丹) 前265—前245
赵悼襄王(偃) 前244—前236
赵幽穆王(迁) 前235—前228
赵代王(嘉) 前227—前222
魏国
姓:姬 || 氏:魏(毕)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 。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 。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 。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 。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 。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
魏文侯时期,魏国独占中原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 。军事上,以吴起、乐羊为将,灭中山(魏文侯死后复国),联韩赵,败嬴秦,弱芈楚,攻姜齐,中原地区魏氏独大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立,继续着魏国的强盛 。时魏东伐西讨,南征北战 。但魏、赵关系逐步紧张,三晋后院失火 。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却一味穷兵黩武 。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 。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 。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 。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 。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 。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 。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 。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 。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 。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 。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 。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 。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 。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 。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 。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 。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
楚国
姓:芈 || 氏:熊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亦称荆 。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 。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 。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 。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
进入春秋后,楚国国力强盛,与晋国长期争霸. 。春秋晚期,楚长期陷入公族内乱,风头渐渐被临近的吴国抢去 。
公元前506年,吴败楚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五战及郢,攻入楚都 。昭王逃入随,使申包胥请救于秦 。次年,秦、楚败吴于稷(今河南桐柏),吴引兵去 。昭王灭唐(在今湖北随州),还归郢,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 。昭王复国后,又灭顿(在今河南商水)、胡(在今安徽阜阳)等小国 。昭王卒,子惠王立 。公元前481年,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为白公,袭杀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于朝,劫惠王 。叶公子高出兵,平定白公之乱,再度灭陈 。
战国早期,楚惠王再度灭蔡,占领淮水流域;公元前431年,简王北上灭莒(在今山东莒县) 。简王卒,声王立,立仅六年,“盗”杀声王 。楚悼王立 。时三晋强盛,楚国多次与晋军交战,然今非昔比 。三晋多次大败楚军,楚国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被三晋所占,楚军一胜难求 。后悼王任用魏将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楚国稍见起色 。
战国中期,楚威王败越 。楚怀王时,楚与齐纵亲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 。秦使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许与商(今陕西商县)、於(今河南西峡一带)之地六百里,已而背约不与,楚因伐秦 。公元前312年,秦败楚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取楚汉中 。楚反攻,秦又败楚于蓝田(今陕西蓝田) 。楚服秦,但仍与齐、韩合纵 。
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 。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 。次年,秦亦攻楚,取襄城 。又次年,楚怀王入秦被执,后三年死于秦,楚从此一蹶不振 。顷襄王时,秦继续攻楚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以黄歇(封为春申君)为相 。公元前257年,黄歇与魏信陵君救赵败秦 。次年,楚灭鲁 。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县西南) 。考烈王卒,李园杀黄歇,立幽王 。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为哀王 。哀王立仅二月余,为庶兄负刍之徒袭杀,负刍立为王 。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楚国灭亡 。
燕国
姓:姬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 。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
起源: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 。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
鼎盛: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 。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 。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 。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质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 。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 。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 。(此节据杨宽《战国史》作了修正 。)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 。齐地只剩余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 。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 。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 。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
覆灭: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 。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 。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 。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 。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之后荆轲刺杀秦王赵政[4]未遂 。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 。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前222年燕灭于秦 。
齐国
本为姜姓,吕氏 。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 。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
开国君主:吕尚
国家都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 :今山东北部
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
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
历史: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 。齐桓公死后,人亡霸灭 。
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 。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 。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 。庆封专齐政 。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 。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 。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 。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 。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 。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 。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 。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吕氏绝祀 。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 。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 。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 。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 。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 。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吕氏之旧 。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 。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 。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 。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 。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 。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 。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 。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 。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 。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 。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 。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 。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 。又次年,齐灭宋 。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 。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 。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 。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 。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 。双方相持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 。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 。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
著名事件:
田氏代齐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田单复国
田齐历代王侯世系表
国君 姓名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在位21年
齐废公 田剡 前383年—前375年 在位9年
齐桓公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18年
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在位37年
齐宣王 田辟强 前319年—前301年 在位19年
齐湣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在位17年
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在位19年
齐王建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在位44年
秦国
姓:嬴
秦始皇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 。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 。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 。几代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 。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 。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 。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 。
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 。
战国时期,魏用吴起为将,屡败秦军,攻入关中腹地 。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卫鞅入秦,见用于孝公,孝公委之以国政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 。前246年秦王赵政[5]即位,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 。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
战国七雄简介:
定义
战国七雄形势图(前36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燕、齐、楚、秦、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
别称
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 。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
都城
战国七雄都城国土位置一览表战国七雄
国名 都城 都城现今所在地 国土在今省份
齐国 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 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
楚国 鄢郢 湖北荆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
燕国 蓟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 河南、山西一部分 。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 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宛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 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
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 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
战国七雄是哪几人战国七雄指的是七个国家: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
1、齐国,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 。
2、楚国,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
3、燕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 。
4、韩国,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 。
5、赵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 。
6、魏国,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姬姓,魏氏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 。
7、秦国,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哪几个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段特殊的时期,我们把它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因为群雄割据所以随处可见战乱争夺的现象,其中在势力上最大的有七个国家,也被人们称之为战国七雄 。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战国七雄是哪几个 。
1、 “战国七雄”是指东周末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 。
2、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传说秦国的祖先负责给周孝王养马,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赐,将周朝的秦地赏赐给了他 。当时的秦地是一个偏远贫瘠的地方 。后来秦襄公被封为诸侯,秦国开始建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国力强盛,成为当时的大国,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最后征服其余六国一统天下 。
3、 齐国,妫姓,田氏,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田氏一族是舜的孙子的后裔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所以齐国的国力积累深厚 。秦国在统一天下的时候,齐国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多次迫使秦国不得不主动示好求和 。
4、 楚国,皇族为芈姓,这一脉的始祖是颛顼儿子的玄孙季连 。楚国在春秋时期国力强盛,战国争霸的时候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但后来在与秦国的较量中落了下风 。在战国晚期楚怀王入秦被劫持,最后死在秦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 。楚国是一个出将才的国家,后来推翻秦朝统治的项羽就是出自楚国 。
5、 赵国,祖先是商朝的名门,帝辛的大将嬴飞廉的直系子孙 。赵国的赵武灵王曾经因为在中山之战中大败,知耻而后勇,在国内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政策 。改步兵为骑兵,将战袍改造成修身方便活动的胡服 。这样的改动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历代军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
6、 魏国,皇族为姬姓,建国较晚,国力在七国中是属于比较弱的,后来魏国君主知人善用,经过变法魏国经济发展,魏国一度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
7、 韩国,皇族为姬姓,祖先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 。韩国国力不强,而且不善战争,只是不断地依靠着强大的诸侯国随着各国征战瓜分利润 。
8、 燕国,皇族为姬姓,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 。燕国的实力在七国中一直是中游水平,燕昭王时期乐毅改革国政,励精图治,燕国富庶了几年,但最后还是没有抵御住秦国的攻打,在前222年灭于秦 。
因为在当时进入战国以后,这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都比较励精图治,注重去发展自己的农业经济和军事力量,所以当时历史上就把它们称之为战国七雄 。
关于战国七雄是哪七个人和战国七雄都是谁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