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一“文盲皇帝”,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千古绝唱

皇帝作为位高权重、万人之上的统治者 , 他们拥有至高无上、不可超越的权利 , 身为天子娇子 , 很多皇帝自幼接受高等教育 , 他们为了在皇权斗争中脱颖而出 , 大多自幼勤学苦练 , 很多皇帝才华横溢、博览群书 , 有些皇帝是被政治耽误的才子 , 若不是时代使然 , 有些皇帝会是一代文学家 , 比如李煜、李治等人 。
西汉有一“文盲皇帝” , 一生作诗2首 , 却力压乾隆4万首 , 他是谁?在朝代更迭频繁、战火四起的年代 , 并非每个皇帝都是继承而来 , 回顾历史长河中的各个开国皇帝 , 刘邦算是颇为励志的存在 , 从一个一无所有、无所事事的小亭长到一统天下、开疆拓土的君王 , 刘邦的实力不同一般 。
西汉一“文盲皇帝”,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千古绝唱
文章图片
“目不识丁”之人留下传世之作
出生在贫民家庭的刘邦目不识丁、不学无术 , 身上一席不良习气 , 相对于乾隆的勤奋好学、发愤图强 , 刘邦的前半生堪称浑浑噩噩 。
乾隆热爱诗词 , 遇到心情跌宕之事时 , 都会吟诗一首 , 他的一生留下四万余首诗 , 然而如此才气之人所留诗句竟然不抵市井之人刘邦的两首诗 。 这两首诗是什么?
生离死别之诗令人泪目
先来看下刘邦的第一首诗 , 这首诗与戚夫人息息相关 , 戚夫人和刘邦恩爱有加 , 是刘邦登基后的独宠 , 正是这种专宠让戚夫人遭受到吕后的妒忌 , 以至于刘邦在临终之际 , 戚夫人哭哭啼啼、惶恐不安 。
她生前与吕后争宠 , 恃宠而骄 , 吕后百般容忍 , 戚夫人更是在生前多次请求废嫡立刘 , 这让吕后忍无可忍 , 但时机尚未成熟 , 吕后一忍再忍 。
西汉一“文盲皇帝”,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千古绝唱
文章图片
刘邦临终之际 , 戚夫人使劲浑身解数想要挽留刘邦 , 奈何刘邦弥留之际无计可施 , 于是悲痛之际就留下了《鸿鹄歌》:
“鸿鹄高飞 , 一举千里 。
羽翮已就 , 横绝四海 。
横绝四海 , 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 , 尚安所施?”
西汉一“文盲皇帝”,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千古绝唱】这首诗把刘邦的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 , 戚夫人和刘邦的悲情全部浓缩在这首诗中 。 灵感大多来自于现实感受 , 若没有生离死别之痛 , 想必生性豪爽的刘邦也不会作出如此悲怆之诗 。
这首诗被戚夫人日夜凄唱 , 也为她日后被做成“人彘”埋下了伏笔 。 短短几诗 , 有刘邦对生老死别的顺服;对戚夫人母子无法保护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大汉王朝的依依不舍、对驰骋一生的认可 。
凯旋归来之作
第二首诗诞生于凯旋归来途中 , 刘邦带领军队平定英布叛乱 , 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 , 他企图通过叛乱来夺得权势、推倒汉朝统治 。 刘邦对这个忘恩负义的淮南王甚是气愤 , 曾经对他恩宠有加 , 万不会想到淮南王起兵谋反 。
西汉一“文盲皇帝”,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千古绝唱
文章图片
刘邦根基刚稳 , 如果没有打赢这场战争 , 将会士气大伤 , 为日后统治埋下隐患 , 为了稳定局面、以儆效尤 , 刘邦亲自率领军队征讨淮南王 。
淮南王的蓄意谋叛由来已久 , 暗中招兵买马、树立亲信 , 想要一时间攻下淮南王实属不易 。 刘邦历经百战、经验丰富 , 他为了鼓舞士气 , 亲临战场进行指挥 。
在起战之前 , 刘邦对对方的作战方式早已略知一二 , 经过刘邦的统筹全局、将士们的团结作战 , 他们大败淮南王 , 凯旋归来 。
这场战争打出了汉朝的威武、彰显了汉朝的军队实力 , 对稳固汉朝江山意义非凡 。 汉朝朝政不仅得以稳固 , 朝中反派势力也很快收敛、不敢造次 。 刘邦回朝途中心血来潮 , 有感而发作诗《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