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

读史使人明智 , 读诗使人灵秀……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 它警示每个人 , 同时照亮未来;但是上千年的历史难免会出现偏差 , 而小说演义就更难做到准确定位 。
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翻拍题材 , 久而久之读者也是将《三国演义》当作了真正的三国历史 。
其实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作为一个主线 , 因此也会美化蜀汉名将 。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则认为曹魏才是正统 , 因此就有曹操作为主线 。 两条线角度不一样 , 人物刻画也不一样 , 罗贯中将一个小人 , 吹捧成了忠臣 , 如今电视剧依旧还将他当做英雄供奉 。
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董承登场于《三国演义》第13回至24回 , 小说中的董承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忠臣 , 为了匡扶汉室密谋打算铲除专国弄权的曹操 。
遭到挟持的汉献帝 , 还手写了一份血书付给董承 , 这份“衣带诏”也是汉献帝对他的信任 , 董承不顾自身安危 , 打算诛杀曹操 , 没想到董承却被家奴出卖 , 董承一家老小接连被杀 。
罗贯中更是评:忧国成心疾 , 除奸入梦魂 。 忠贞千古在 , 成败复谁论 。
从这些来看 , 董承还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英雄” , 但仔细想想 , 在汉末三国时期 , 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又有几人 。
董卓控制朝野 , 曹操就“挟天子以令诸侯” , 刘备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起兵反曹 , 后自立为帝 ,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己 。
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汉末本就是外戚专政 , 才逐渐走向灭亡 , 董承是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又是董贵人之父 , 他同样也是位高权重的外戚大臣 , 在他眼里 , 汉献帝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人 。
谁能控制汉献帝 , 谁就能拥有天下 , 董卓、曹操、李傕、郭汜都想要得到汉献帝 , 而汉献帝也需要他们护送 。
董承手上无兵马可用 , 想要跟李傕、郭汜抢人也不太可能 , 只能屈尊郭汜帐下 , 不过在东归时 , 郭汜又不愿意 , 内部发生了兵变 。
郭汜联合李傕大败汉献帝的残党 , 他们一行人逃到野外避难 , 董承听说皇后在出宫时 , 带了一些布 , 可以用来御寒 , 就派人去抢 。
《后汉书》中载有:后手持缣数匹 , 董承使符节令孙徽以刃胁夺之 , 杀傍侍者 , 血溅后衣 。
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皇后侍女被董承所杀 , 皇后和汉献帝也不敢说什么 ,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能活着全靠董承 。 他们此时也只能受董承挟持 。
董承毕竟不是行军打仗的料 , 也对付不了郭汜、李傕 , 于是打算利用曹操 。
曹操可不是李傕、郭汜这种小角色 , 一入朝就着手拔除董承的心腹 , 不过汉献帝念在护送的人有功 , 封董承数十人为列侯 。
汉献帝定都许昌后 , 曹操又转手控制了朝野 , 就连董承也奈何不了他 , 他就想要诛杀曹操 。
他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成忠臣,今还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董承自称已经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至于真假 , 很难考证 , 也有可能只是董承诛杀曹操的一个借口 。
原本栖身曹操麾下的刘备 , 也加入了密谋团队 , 刘备也是运气好 , 还没等行动 , 曹操就让刘备带兵去攻打袁术 , 刘备因此逃过一劫 。
董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 他劝说偏将军王子服起兵反曹 , 王子服自知打不过曹操 , 十分担心 , 董承还将自己比作子楚 , 王子服比作吕不韦 , 对他是“推心置腹” , 还许诺曹操麾下的兵马都给王子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