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高质量发展有真招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
寿阳:高质量发展有真招
文章图片
太晋一体化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山西数字化交通产业园 。 本报采访人员郝光明摄
乘时代之东风 , 寿阳县立足新发展阶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 , 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 在我省中部城市群争先崛起中 , 昂首阔步迈向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
抢抓战略机遇
打造地区融合发展新样板
寿阳:高质量发展有真招】2021年12月 , 随着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项目的开工 , 太原晋中一体化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
寿阳县已经进入太原半小时经济圈 , 战略位置重要性愈发凸显 。 在融入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新布局的同时 , 也为该县从一个山区县变为都市圈核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 。 寿阳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 迅速谋划建设太晋一体化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以下简称“寿阳融合发展区”) 。
平头镇是寿阳县与太原市接壤的第一大镇 , 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赋予新的发展使命 。 该镇将被打造成寿阳融合发展区的“桥头堡”、山西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高地”和环太原都市圈休闲旅游的“首选地”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建设寿阳融合发展区的总体思路是“智慧赋能、服务两城、五业入园、千亿产业” , 即围绕服务太晋一体化战略 ,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大数据、智能服务、大健康、文旅五大产业 ,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
与此同时 , 在该发展区 , 交控、神农等省属国有企业规划了山西交通物流园区、苗木产业基地、鹿泉驿站、鹿泉小镇、神农现代农业园、龙栖小镇等项目 , 总投资超过130亿元 。 目前 , 基础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
聚焦有机旱作农业
扛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旗帜
寿阳县是我省有机旱作农业的先行先试区 , 玉米产量“吨粮田”曾创造我省旱作农业玉米高产新纪录 。
采访人员在该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到 , 该社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供销合作社”五位一体土地“双层托管”金穗模式 , 逐年扩大土地托管面积 , 从最初的200亩增加到现在的20000余亩 。 今年 , 该县将进一步推广金穗模式 , 计划在南燕竹镇南燕竹村和白家庄村托管10000亩土地 , 打造省级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 。
寿阳县在全省具有独一无二的土地优势 , 人均耕地面积8.8亩 , 有机旱作农业面积更是突破了15万亩 。 利用这一优势 , 中国农科院在寿阳建起了旱作农业试验站 。 同时 , 交控、神农、大地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聚集寿阳 , 为该县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了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 。
为扛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旗帜 , 寿阳县在有机旱作农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 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规划建设(寿阳)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 , 重点打造科研试验板块、主导产业板块、技术体系板块;依托中国农科院建设生态农业研究院 , 打造农科教、产学研平台;在引进大地集团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基础上 , 推动得天缘、田益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养殖、数字农业、设施果蔬三大主导产业 , 带动形成玉米全产业链和城郊型生鲜绿优农产品直供链“双链”发展格局;开展优质抗逆作物引进筛选 , 进行秸秆适水还田、水肥协同集成示范、智能耕种一体化等新应用 , 构建旱地农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和绿色种养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