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刮痧方向图 头痛刮痧刮什么部位图


头部刮痧方向图 头痛刮痧刮什么部位图

文章插图
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 , 既可因严重疾病伴发 , 也可因情绪紧张 , 休息不足等原因诱发 , 头部经络气血瘀滞不痛就会发生疼痛现象 , 按照不同部位可分为前头痛 , 后头痛 , 头顶痛 , 偏头痛 。正确的刮痧方法可以帮助疏通经络 , 活血化瘀 , 从而缓解疼痛 , 那么头痛刮痧刮什么部位呢?头痛刮痧常选穴位头痛刮痧选督脉的百会穴 , 可升清健脑;选经外奇穴的太阳穴 , 足少阳胆经的完骨 , 风池穴 , 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 , 风门穴 , 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 , 合谷穴和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 , 可通络止痛;选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 , 足太阴脾经的血海 , 阴陵泉 , 三阴交穴 , 足阳明胃经的头维 , 足三里 , 丰隆穴 , 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 , 可燥湿生风 。
头痛穴位刮痧方法枕部及颈肩部: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百会穴 , 沿枕部自上而下向肩部刮拭 , 重点加强完骨 , 风池 , 天柱穴的刮拭 。
面部: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头维 , 太阳穴 。
前臂及手部:沿前臂后侧自上而下刮拭 , 由曲池经外关穴刮拭至合谷穴 , 重点加强曲池 , 外关 , 合谷穴 ,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列缺穴 。
下肢:沿足太阴脾经走行 , 自上而下由血海穴刮拭至阴陵泉穴 , 重点加强血海 , 阴陵泉穴 , 刮拭足三里 , 丰隆穴 , 三阴交 , 按揉太冲穴 。
不同部位头痛刮痧法刮痧取穴:上星穴 , 神庭穴 , 头临泣穴 , 阳白穴 , 印堂穴 , 头维穴 , 合谷穴 , 脑户穴 , 天柱穴 , 昆仑穴 , 百会穴 , 行间穴 , 太冲穴 , 大椎穴 , 大杼穴 , 膏肓穴 , 神堂穴 , 风池穴 , 肩井穴 , 秉风穴 , 太阳穴 , 曲鬓穴 , 率谷穴 , 悬厘穴 , 悬颅穴 , 颌厌穴 , 头窍阴穴 。
前头痛刮痧方法:以平刮法 , 用中等强度依次刮拭上星穴至神庭穴 , 头临泣穴至阳白穴 , 印堂穴 , 头维穴和合谷穴 , 以局部皮肤黯红为宜 , 然后对印堂穴刮痧 , 以局部紫红为宜 。
后头痛刮痧方法:以平刮法 , 用泻法刮后头顶至脑户穴 , 天柱穴3-5分钟 , 以局部紫红或有痧点为宜 , 接着重刮昆仑穴3分钟 。
头顶痛刮痧方法:以百会穴为中心 , 以平刮法 , 用泻法刮前后左右各3-5分钟 , 以局部紫红为宜 , 接着用中等手法从行间穴刮至太冲穴3分钟 , 以局部暗红为宜 。
头痛辩证刮痧疗法常见证型:
风寒头痛:头痛时作 , 痛连项背 , 恶风畏寒 , 遇风尤剧 , 口不渴 , 苔薄白 , 脉浮紧 。
风热头痛:头痛而胀 , 发热恶风 , 时有汗出 , 口干溲黄 , 舌红苔黄 , 脉浮数 。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 , 身重肢倦 , 纳呆胸闷 , 大便或溏 , 苔白腻 , 脉濡数 。
肝阳头痛:头痛而眩 , 心烦易怒 , 胁部胀满 , 面红耳赤 , 苔薄黄 , 脉弦有力 。
肾虚头痛:头痛眩晕 , 腰膝酸软 , 神疲乏力 , 耳鸣少寐 , 舌红少苔 , 脉细无力 。
血虚头痛:头痛而晕 , 心悸神疲 , 面色无华 , 舌淡苔白 , 脉细弱 。
痰浊头痛:头痛昏蒙 , 胸脘满闷 , 呕恶痰液 , 苔白腻 , 脉滑 。
刮痧部位:头部刮治整个区域 , 即以前发际为起点 , 后发际为终点 , 由前向后 , 从中间至两侧刮;项肩部刮风池穴至肩井穴区域;手部刮合谷穴 。以上穴位及部位位治疗头痛之主药穴位 , 具有疏风 通络 , 活血止痛之功 , 外感头痛 , 加刮大椎与曲池穴;肝阳头痛 , 加刮行间穴;肾虚头痛加刮三阴交与太溪穴;血虚头痛 , 加刮足三里;痰浊头痛 , 加刮丰隆穴 。
偏头痛刮痧疗法取坐位 , 颈项及肩背暴露 , 涂以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刮痧油 , 首先重点刮拭大椎 , 大杼 , 膏肓 , 神堂 , 然后从风池穴向下沿颈项刮至肩背部 , 重点刮拭肩井 , 秉风 , 点按太阳 , 沿眉弓从眉头刮至眉梢 , 从曲鬓穴处沿耳后依次呈弧形刮拭;重点刮拭率谷 , 悬厘 , 悬颅 , 颌厌 , 头窍阴 , 惦挂列缺 , 刮拭合谷及第二掌骨上的头痛点 。
【头部刮痧方向图 头痛刮痧刮什么部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