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
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文章图片
长治市潞城区鑫熬兴大葱种植基地负责人、农民科技志愿者孙兴旺正在对大葱进行机械培土 。 本报采访人员冯毅松摄
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农历七月 , 正是大葱杀菌、培土的关键时节 。 在长治市潞城区鑫熬兴大葱种植基地 , 采访人员看到一排排大葱长势良好 。
“这几天我把潞城的大葱生长情况看了个遍 , 非常不错 , 但要注意做好灰霉病和红锈病的防治 。 再过一两个月 , 杆白叶绿、粗壮新鲜的熬脑大葱即将上市 。 在大葱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 , 千万不能放松病虫害的治理……”行走在田垄间的基地负责人孙兴旺 , 正在和前来查看大葱长势和洽谈大葱销售业务的山东省大葱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李金贵热情地交谈着 。
孙兴旺作为熬脑大葱的科技带头人 , 不仅关注着自己种植的大葱 , 对潞城区的大葱长势、销售情况也了然于胸 。 和他一样忙碌的 , 还有该区成家川街道旱地西红柿协会科技志愿者王敏 。 这几天 , 他正忙着把旱地西红柿尽快销售出去 , 以卖个好价钱 , 让旱地西红柿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 而这一切 , 都和该区科协常年开展的“科技大篷车”活动密不可分 。
据了解 , 这项活动由科技志愿者服务大队具体实施 。 近年来 , 在该大队带领和指导下 , 11个小队的1000余名科技志愿者积极开展“科技大篷车”活动 。 其中 , 开展科普宣传260余场次、各类科普讲座40余场次、健康体检25场次 , 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 , 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 。
孙兴旺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 , 为群众科普大葱种植技术 , 并配合区科协拍摄了《大葱种植技术》科教片 , 为全区大葱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支撑;王敏组织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旱地西红柿 , 使种植户年均增收万余元;该区微子镇科技志愿者申张宝义务科普艾草种植知识 , 并同镇卫生院联合开展艾灸免费体验活动 , 推动当地“艾草小镇”建设初见成效……
据了解 , 潞城区科协还利用“科技大篷车”这一平台 , 面向城镇居民和农民 , 开展免费健康科普活动80余场次;联络人社部门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每年培训职业劳动者1000余人次;全区8个乡镇(街道)科协 ,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在科普分会的组织和指导下 , 全区151个村充分发挥“科普示范户”作用 , 并组织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科技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 , 手把手教农民先进的科学种田技术 。
与此同时 , 该区大力推进科技设施建设 , 不断创优科普环境 , 并通过科普基地向全区辐射 , 带动了科普创新提质增效 。 全区79所中小学全部建成科技活动室 , 打造了1个乡镇科普惠农服务中心、6个科普示范基地、1个企业科普基地和2个街道、社区科技馆 , 形成了东部以艾草和核桃种植为特色、西部以中药材种植为特色、南部以高粱种植为特色、中部以旱地西红柿和大葱种植为特色的六大科普教育基地 。
在提升科普示范基地服务能力上 , 该区翟店街道露田专业技术合作社和省高粱研究所联合 , 尝试打造了科学研一体化的科普示范基地 , 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式的为民服务模式 , 市场化运营让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 科技志愿者贾双龙的“旱地蔬菜一年三作三收”技术 , 确保了农民增产又增收;白文良的核桃树“‘三合一’杀接法”技术 , 为全区核桃树改良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 , 潞城区自2004年入列“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以来 , 区科协坚持党建群建一体化、区域科普组织与科普基地协同发展 , 实现了教育、医疗、农业“三覆盖” , 共同推动了区域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