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坚守临床护理第一线

本文转自:南充新闻网
40年坚守临床护理第一线
文章图片
黄素碧正在工作中 。
人物名片
黄素碧主任护师 , 国际伤口治疗师 , 创面治疗师 。 先后被任命为南充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消化科、骨科护士长及大外科护士长 。 担任中华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慢病管理分会伤口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委会常务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 。 先后获得“南充市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巾帼英雄”“中国护士志愿精神贡献奖”等多项称号 。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柴梓嫣实习生王璇文/图
40年如一日 , 始终坚守在护理岗位 ,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 细心、耐心护理每一位患者……这便是南充市中心医院伤口小组组长、四川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创面专业工作室负责人黄素碧 。 今年 , 她成功上榜第二届“健康南充———大美医者”名单 , 荣获“护理天使”称号 。
8月15日 , 采访人员采访到了黄素碧 , 听她讲述自己漫漫医者路的故事 。
A精心钻研练就过硬护理技术
“今年 , 是我工作的第40年了 。 ”回忆起自己40年的漫漫医者路 , 黄素碧的言语中充满了感慨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1982年 , 她进入南充市中心医院工作 , 先后担任了中医科、消化内科、骨科、大外科等科室的护士长一职 。 2020年 , 退职后的她仍旧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 继续担任着伤口小组组长、四川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创面专业工作室负责人等职务 。
“我在担任骨科护士长期间 , 骨科患者较多 , 很多需要卧床……”黄素碧说 , 为了让患者尽快恢复 , 她带领骨科护士学习各部位骨折后的早期、中期、后期功能锻炼方法 , 并在护理团队中大力推行患者早日康复锻炼 ,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 , 不遗漏对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指导 , 从而避免术后患者血栓形成、肌力下降等不良并发症 , 杜绝出现不良后果 。
此外 , 黄素碧主持申报了题为《左下肢易骨折相关因素研究与对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康复锻炼计划———应用SF36评估》等科研项目 , 获得了南充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她参与的科研项目《椎间盘退性变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在护理岗位坚守40年 , 黄素碧心中一直保持着一个信念 。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 我也需要不断学习 , 追求进步 。 ”她笑着告诉采访人员 , 在晋升为大外科护士长后 , 她没有松懈 , 每天到各科室参加临床、管理和教学查房等 , 并从护理的角度优化患者处理措施 , 推行快速康复措施 。
“黄医生这样做 , 不但缩短了我们的住院时间 , 也减少了我们的住院费用 。 ”一提起黄素碧 , 患者们纷纷为她点赞 。
40年坚守临床护理第一线】“2012年 , 我受命组建了‘南充市中心医院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小组’ , 并担任组长一职 。 ”黄素碧告诉采访人员 , 成为组长后 , 她身上的压力和担子更重了 , 更加不敢有丝毫松懈 。
黄素碧一边工作 , 一边认真组织制定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小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 , 编写伤口造口失禁管理手册和工作手册 , 修订医院关于压力性损伤的文书 。 随后 , 她带领小组成员成立了川东北片区首家伤口治疗中心 , 开设了伤口造口门诊 , 让伤口造口专科的发展之路迈向了新征程 。
B关怀备至患者眼中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