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依然困意不减?为何咖啡因对你没用

喝咖啡依然困意不减?为何咖啡因对你没用
文章图片
编者按:
对于许多人而言 , 咖啡因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 每天早起泡一壶茶 , 工作前喝一杯咖啡 , 外卖一杯奶茶 , 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摄入咖啡因 。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摄入少许咖啡因后就难以入眠 , 有些人却晚上喝咖啡依然睡意不减呢?
今天 , 我们共同关注咖啡因 。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产业人士和诸位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
①咖啡因如何影响身体
咖啡因存在于咖啡、能量饮料、苏打水、茶和巧克力等多种产品中 , 是世界上最常食用的兴奋剂 。 据估计 , 85%的美国人每天至少喝一杯含咖啡因的饮料 , 每人每天平均消耗165毫克咖啡因——相当于一杯半左右的咖啡 。
然而 , 对一些人来说 , 这个剂量无法让他们保持一整天的清醒 , 而另外一些人却可能会因此坐立不安 。 那么 , 咖啡因是如何影响身体的呢?为什么人们对咖啡因的反应会不同呢?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名誉研究主任、著名的咖啡因生理学家AstridNehlig博士 , 向我们解释了咖啡因是如何发挥其广为人知的效果的 。
“咖啡因在人体内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脑 , ”Nehlig说 , “当一个人喝下任何形式的咖啡因后 , 咖啡因会迅速扩散到全身 , 并且会在2~5分钟内首先到达大脑 , 并在之后的45~90分钟内在大脑中达到峰值 。 ”
一旦进入大脑 , 咖啡因就会改变大脑中睡眠和清醒模式的神经元回路 , 从而让人们变得更加清醒和机敏 。
在这个回路中 , 特定的脑细胞或神经元 , 会识别到一种被称为腺苷的分子 。 这是一种会在人体消耗能量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分子 。 然后 , 腺苷会与这些神经元上的特殊A1和A2A型受体结合 , 从而减缓它们的活动 , 增加睡意 , 促使我们入睡 。
相应地 , 在我们睡眠的过程中 , 腺苷会被消耗 , 以消除它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 让我们在苏醒来时感到精力充沛 。 但是腺苷也可能会“滞留”于一个昏昏沉沉的清晨 , 或在下午萎靡不振的时候再次积累——这时候 , 许多人就会求助于他们最喜欢的大脑兴奋剂 。
从化学层面上来讲 , 咖啡因与腺苷非常相似 , 甚至能与睡眠-觉醒这条脑回路中的相同受体结合 。 但咖啡因不会引发嗜睡 , 而是会通过阻止腺苷与神经元结合 , 来让细胞处于更活跃和清醒的状态 。
“这会转化为更高的警觉性、更集中的注意力和更高的工作效率 。 ”Nehlig说 。
这种相互作用也会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 , 让身体进入一种高度紧张的“战斗或逃跑”的状态 。 这也是人们喝完含咖啡因的饮料后感到兴奋和精力充沛的原因 。 咖啡因对腺苷受体的作用可以让大脑对多巴胺更敏感——多巴胺是一种让人“感觉良好”的激素 , 可以鼓舞人的情绪 。
但奇怪的是 , 虽然在不同人中咖啡因激活的是相同的大脑通路 , 但其影响的强度在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相对少量的摄入而遭受焦虑和失眠等不良影响 。
所以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咖啡因的生理反应呢?我们的摄入习惯和基因组成似乎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
喝咖啡依然困意不减?为何咖啡因对你没用
文章图片
②咖啡因的日常
虽然研究表明合理摄入大量的咖啡因被证明是安全的 , 但是究其本质 , 咖啡因是一种药物——一种可以改变身体精神或身体状态的物质 。 因此 , 和其他药物一样 , 如果反复摄入咖啡因 , 身体会对其产生耐受性 。 这意味着身体会逐渐适应 , 也就是说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需要摄入越来越多的量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