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是国外淘汰的技术?谣言,开锤!( 二 )


不久后 , 医生们发现金属裸支架有明显的缺陷 , 由于支架置入部位内膜增生性改变 ,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导致冠心病再发的概率为20%-30% , 且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易引发出血并发症 。
2.0版本:药物洗脱支架(2001-2011年)
为了解决第一代支架的遗留问题 , 更多的研究与实验在全世界开展 。 200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上公布了有关新支架的研发结果——药物洗脱支架 , 开辟了第二代支架的新纪元 。
药物洗脱支架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些具有抗凝血或抗组织细胞增殖的药物载在金属支架上 , 使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下降到5%-10% 。 据统计美国2003年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率占心脏支架置入患者的28% , 2005年更是高达91% 。
目前 , 药物洗脱支架是全球市场的主流技术 , 也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心脏支架类型 。 但是 , 远期支架内血栓问题仍是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
3.0版本:生物可降解支架(2011年—今)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设计理念是 , 当达到扩张狭窄血管和释放抗再狭窄药物效果后 , 支架可以逐渐降解并被组织完全吸收 , 使血管恢复到自然状态 , 以避免传统非降解支架引起的血管内再狭窄、晚期血栓等问题 。 简而言之 , 支架在完成"重塑血管"的任务后"功成身退" 。
目前 , 全世界有许多大型医药公司生产出了各有特点的生物可降解支架 , 进一步推动了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 。
迄今为止 ,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 心脏支架手术都是挽救冠心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 2010年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胸痛在纽约植入了两个心脏支架;2013年 ,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因为冠脉病变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2019年 , 美国总统候选人伯尼.桑德斯在竞选演讲过程中突发胸痛 , 植入两个心脏支架 。
知道这些关键事实之后 , 你可以明确分辨出所谓的"心脏支架是国外淘汰的技术"纯粹是无稽之谈!关键时刻一味地拒绝心脏支架 , 往往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