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科:手术室的“扫地僧”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麻醉手术科:手术室的“扫地僧”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文章图片
麻醉手术科医师正在进行手术 。
红网时刻新闻8月24日讯(通讯员陈亚男)什么是麻醉?麻醉发挥什么作用?麻醉医生除了麻醉还会做些什么?麻醉这个词源自于希腊语 , 是意识、感觉的丧失 。 通俗讲 , 就是痛觉和知觉的丧失 。 麻醉医生需要熟练运用麻醉的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特殊技能为患者术中保驾护航 , 让患者自然地睡去 , 安全地醒来 。
今天 , 让我们走进湖南省胸科医院麻醉手术科 , 一起了解这群不为大众所熟知 , “藏”在手术室里神秘又高深莫测的“扫地僧” 。
麻醉手术科 , 是医院质量水平的窗口
大多数人对于麻醉医生的了解 , 来自电视剧、电影里演绎的 , 病人需要做手术 , 麻醉医生打一针麻醉药 , 不省人事后就可以开始“动刀” 。
现实中绝非如此简单 。 一台手术中麻醉医生不仅要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 还要眼观六路 , 耳听八方 , 随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并随时准备与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一场“硬仗” 。
湖南省胸科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周月兰介绍 , 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临床工作 , 除了要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与各种检查 , 还需要完成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工作 。
自建科以来 , 麻醉手术科就肩负着医院各类手术及介入治疗的麻醉、全院危重病人抢救、无痛气管镜、无痛胃肠镜等工作 。 在临床麻醉、现代麻醉监测技术、急危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 尤其在困难气道处理、急救复苏、单肺通气方面具有较强专业优势 , 气道畸形行单肺通气技术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
“目前 , 科室对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围术期精细管理 , 已真正做到了精准麻醉 。 ”周月兰表示 , 高质量的麻醉和术中管理能为医院各种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 极大地推动和保障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
自建科从未出现医疗差错与安全事故
作为一家三甲结核病专科医院里的麻醉手术科 , 收治的病人大多心肺功能差、合并症状多、麻醉风险高 , 但不管病情多复杂多危险 , 从未出现任何一起医疗差错与安全事故 , 做到术后即刻自然苏醒 。
就在8月15日清晨 , 麻醉手术科就再次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生死挑战 。
一位50多岁的阿姨患上急性纵隔炎 , 颈部、咽喉多处脓肿 , 嘴巴仅能张开1指宽 , 口腔及咽部几乎无间隙 , 到医院时 , 当时呼吸已经十分困难 , 无法后仰、平躺 , 情况危在旦夕 , 命悬一线 。 接到手术通知的周月兰团队马上根据患者情况 , 制定了保留自主呼吸的经鼻入路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麻醉方案 。
一切准备就绪 , 患者入室后 , 手术室护理团队快速建立输液通路;麻醉医生迅速完成有创动脉穿刺及深静脉穿刺置管 。 予以患者适当镇静镇痛 , 并充分表麻鼻腔及口咽部后;在患者意识清醒 , 声门不停的张合且正处于打开瞬间 , 快速将气管导管插入 , 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 术中探查纵隔及颈部脓腔并引流脓液顺利 ,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目前 , 患者病情稳定 。
“无论多难的险滩 , 我们都要去淌一淌 ,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 医生职责所在就是帮助每一位患者重拾健康 。 ”周月兰自豪地说 , 从医几十年以来 , 做了一万多台手术麻醉 , 从来没有过医疗差错与事故 , 也从没一起医疗纠纷 。
这个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医疗质量和控制体系的落实 。 周月兰介绍 , 麻醉手术科持续完善医疗质量和控制体系 , 强化医疗质量服务管理 , 形成人人参与 , 各尽其责 , 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 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 , 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 加强围术期质量安全管理 , 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 , 防止手术患者 , 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加强医疗记录与管理 , 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 质控员每月根据定制的规程和标准统计数据 , 经科室负责人审查 , 并要求立刻整改;建立麻醉医师负责制 , 规范麻醉程序 , 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 , 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 及时处理麻醉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