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本文转自:贵阳网
“农业就是‘看天吃饭’ , 稻田缺水的情况今年还是头一回 , 现在稻子正处于灌浆期 , 必须有充足的水才行……”受持续晴热天气影响 ,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哪嘎村的100余亩稻田已是牛蹄之涔 。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柴继祥(右二)正与其他庄稼人一起铺设水管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稻在半山生长 , 水在山下流淌
哪嘎村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半山上 , 离最近的水源——猫跳河还有一大截距离 , 以往靠着山塘流淌下的水就能满足稻田用水需求 , 但今年受天气影响 , 流淌下来的涓涓细流已经无法让田里的水稻“喝饱” 。 村里“老庄稼人”柴继祥家的稻田已经出现了许多裂口 , 等待着水来“缝合” , 这让柴继祥心急如焚 。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缺水的稻田已出现龟裂情况
“想要取水灌溉稻田 , 非有水泵抽水不可 。 ”
“好在镇里了解到我们村情 , 连夜给我们送来了3台水泵和2000米水管 , 让我们能够抽水保庄稼 。 ”哪嘎村党支部书记钟世奇说 , 设备到了后 , 他一大早叫上柴继祥和其他几个庄稼人 , 一起拖水管、接电线、安水泵 , 忙上忙下、出人出力 , 往来于半山腰的稻田和山下的猫跳河 , 给田里的稻子接通了“喝水”的“吸管” 。
经过一上午的奋战 , 水管里涌出清凉的河水 , 田里的稻子“喝”上了水 , 微卷的叶片也渐渐舒展 。 擦一擦额头上的汗 , 薅一薅有些汗湿的头发 , 看着水不断让稻田的裂口“愈合” , 大家脸上也多了许多笑意 。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大家将水管从半山腰铺设下去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安装水泵
同样开心的还有云归村党支部书记饶文胜 , 看着运水车驶进村里 , 把又一车水放到大棚的水窖里 , 他紧锁的眉头也渐渐放松 。
“这大棚是我们村的草莓育苗、种植以及即将发展林蛙养殖的重要工具 , 尤其是当前草莓正在育苗 , 缺水简直就是‘要命’ , 它们吃不上水 , 我们急得吃不下饭 。 ”饶文胜说 。
工作人员将运水车的水输送到云归村大棚的水窖中
云归村四面环山 , 风景优美 , 环山的地形不乏有许多清溪小流 , 但持续的晴热少雨让这些水源也渐渐“捉襟见肘” , 更别说“支援”大棚 。
“镇里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后 , 给我们派了一辆运水车 , 每天给我们大棚送水 , 一次10立方 , 一天3-4次 , 能够维持我们64个、47亩大棚的用水 。 ”饶文胜介绍道 。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水从运水车上不断输送到大棚的水窖 , 水花溅起晴热中的一片清凉 。
“水 , 管够!”村民班大哥笑道 。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想方设法为稻田“补水”全力以赴稳产保丰收
文章图片
从运水车上下来的水正汇集到水窖中
相比哪嘎村的水稻“吃水难”、云归村大棚“用水难” , 下麦城村的水稻就幸福许多 。 无数山泉汇集而成的一条小河蜿蜒村中 , 又经村民们的层层“拦截” , 一道道小水坝让河水维持着丰盈的状态 。 浑圆的水管把水送到最远处的稻田 , 满溢而出 , 滋养每一寸稻田的泥土 , 激起沁人心脾的稻香 。 得天独厚的水土优势让下麦城村的稻谷品质在百花湖镇首屈一指 。
渐渐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 , 在夏秋之交便开始谱写丰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