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吹响集结号 聚贤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 。 为广泛吸纳各领域人才服务乡村 , 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牵头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小组 , 坚决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关于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行动计划”的有关决策部署 , 吹响集结号 , 协调区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卫健局、教育局、台办、科协等成员单位 , 积极开展引才引智下乡活动 , 通过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形式 , 以培育高素质农民、引进教育专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牵线医疗专家进村开展健康讲座 , 吸纳台湾人才服务乡村等方式为集美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
依托区域资源 , 培养人才提素质
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吹响集结号 聚贤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集美区农业农村局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开班仪式 。 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供图
集美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团队 , 依托辖区高校专家资源进行整合 , 建立了“一校一村一区领导一部门”挂钩联系机制 。 同时结合集美的特色农产品 , 依托厦门兴才学院在省内首设的直播电商专业及在厦门软件园三期有千坪实训基地 , 首次承办集美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 , 培养新型农村人才 , 先后开设8个班级 , 开展商务谈判、电商运营 , 网站图像美工、商业摄影棚、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商服等实训 , 培训人数多达468人 。 依托后溪工业园基地 , 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学校”合作共赢机制 , 筹建乡村振兴学院 , 聚焦文化惠民 。 区人社局针对重点群体开展45期项目制培训班 , 培训学员1529人次 , 培训工种为收纳整理、新媒体运营 , 美容彩妆、茶艺与茶饮、营养早餐特色小吃、烘焙甜点制作、风味特色小吃、农村建筑工匠等 。
开展科技下乡 , 排忧解难促增收
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吹响集结号 聚贤助力乡村振兴】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 , 集美区工信局积极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 深挖农民的迫切需求 , 先后下派科技特派员18名 , 牵线搭桥为农民提供服务 , 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 今年来 , 科技特派员共为乡村开展技术培训62场次 , 培训人数2728人 , 组织开展技术服务26次 。 在开展技术服务中 , 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 为农民增产增收 。 科技特派员叶婷助理研究员通过走访集美果乐园 , 了解火龙果病虫害问题 , 提出药物治疗方法 , 火龙果病虫害问题有所好转 。 针对2022年初灌口镇田头村滞销仙景芋16万斤 , 大米4万斤 , 科技特派员积极展开对接 , 收集相关信息材料 , 协助村镇 , 撰写推送文章 , 从基础的包装文创设计 , 到媒体宣传 , 再到渠道的拓展 , 形成一次很有意义的服务“三农”的帮扶行动 ,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41500元 。
引进教育专家 , 缩小差距求均衡
集美区教育局积极构建城乡共建型教育共同体 ,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先后通过柔性引进27名高层次教育人才到集美区乡村学校开展工作 , 担任首席教育专家、学校发展顾问和学科教学导师 。 这些高层次教育人才平均每月4-5次到校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 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师生、听课评课、召开会议、评价反馈、开设讲座、主题研讨等方式 ,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和师资培训等工作实施全面的引领和指导 。 同时通过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辖区名师发展工作室主持人及骨干成员、“五级结对双带教”一级导师及成员、省市区学科带头及市专家型教师的送培送教队伍 ,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分学科、分场次到民办和乡村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