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健康丨开学在即,避开近视7大“坑”

本文转自:襄阳广播电视台
即将迎来2022年秋季开学 。 如何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及防治近视进一步恶化 , 是儿童、青少年应当重视的话题 。 近视会遗传、戴眼镜早会加深近视、针灸按摩可以治疗近视……这些观点您是否也听说过?但它们都是正确的吗?《第1健康》第17期邀请到的是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殷晖 , 来给大家详细解答青少年近视的一些常见误区 。
第1健康丨开学在即,避开近视7大“坑”
文章图片
误区一:近视一定会遗传
这个不一定 。 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 但不同类型的近视遗传概率是不同的 。
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 , 二是环境因素 。 遗传只是近视的其中一个发病因素 , 不是绝对因素 , 遗传因素主要影响有近视家族史、尤其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家族史的孩子 。 而环境因素主要是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 , 这是造成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 。 当今社会 , 家长对电子设备的管控不足 , 孩子自控能力又弱 , 往往一看就很长时间 , 促使了近视的发生发展 。
误区二:孩子看不清 , 就一定是近视或弱视
第1健康丨开学在即,避开近视7大“坑”】很多家长在收到学校的检查通知时 , 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 , 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 担心孩子就是近视或者弱视 , 带孩子做弱视训练 。 这些训练或治疗不一定恰当 , 还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视力 。 其实孩子的视力是有年龄标准的 , 不同年龄段视力标准是不一样的 , 对于这种“调节性近视” , 可以使用散瞳验光的方法调节麻痹来判断是否存在 。 这个阶段主要原因是睫状肌暂时的痉挛 , 可以通过充足的休息、眼部运动得到恢复 , 但是如果还是持续之前的用眼习惯 , 就会发展为真性近视 。 那么通过一个办法就可以知道孩子真假近视 , 那就散瞳验光 , 这是14岁以下小孩检测视力的“金标准” 。
第1健康丨开学在即,避开近视7大“坑”
文章图片
误区三:戴眼镜早=近视加深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 只有清晰的视觉 , 才能够有效地控制近视的发展 , 孩子越是一天到晚眯着眼睛费力地看东西 , 近视发展的反而会越快 。
误区四: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对眼睛有害 , 不适合青少年佩戴
角膜塑形镜在我们青少年近视防控里面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 一般用在8岁以上 , 卫生条件、习惯良好 , 又能够按照医嘱定期随诊的患者 。 它主要在夜间佩戴 , 所以一定要注意角膜塑形镜佩戴的安全问题 。 很多时候不适宜佩戴角膜塑形镜 , 如感冒发烧时 , 眼睛局部有结膜炎 , 分泌物过多的时候 , 特别是一些严重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等 。 如果说小孩子能按照要求定期检查角膜情况 , 那么佩戴角膜塑形镜是安全有保障的 。
第1健康丨开学在即,避开近视7大“坑”
文章图片
误区五:按摩、针灸或仪器按摩可以治疗近视
近视可防可控但是不治愈的 。
防治近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 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 。 市面上这种针灸、按摩物理治疗对缓解青少年视疲劳、延缓近视发展有一定帮助 , 但不可能治愈近视 。 另外 , 防治儿童近视一定要从孩子五六岁时做起 , 早期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档案 , 包括视力、眼轴、屈光度等变化 , 及时了解发育状况后 , 给予个性化近视防控的干预措施 , 加强平时的防控 , 才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
误区六:近视手术后不再是近视眼
这个想法很美好 , 但近视依然是可防可控不可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