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大力发展大梨特色产业 拓展“农业+旅游”新模式

本文转自:信网
莱西大力发展大梨特色产业 拓展“农业+旅游”新模式
文章图片
莱西日庄镇东朱毛自然村村民王金凤家大梨喜获丰收 。 (来源:莱西市委宣传部)
信网9月2日讯(通讯员程强李学采访人员谷正原)青岛莱西市借助莱西湖优越自然环境 , 大力发展大梨特色产业 , 持续推进规模化扩张、链条式发展 , 积极拓展“农业+旅游”新模式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金秋时节 , 瓜果飘香 。 这两天 , 莱西市日庄镇的近2万亩大梨迎来收获期 。 梨园中金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 , 个个圆润饱满 , 村民们每天忙碌采摘大梨 , 尽享丰收的喜悦 。 日庄镇东朱毛自然村村民王金凤种有五亩秋月梨 , 由于前期管理到位、气候适宜 , 大梨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 收入也高于往年 。 “亩产能有五六千斤 , 价格高的时候卖到5.5元一斤 , 一亩地能挣五六万块钱 , 比去年好很多 。 ”王金凤高兴地说 。
今年以来 , 莱西市借助当地紧邻莱西湖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 按照“因地制宜、优势开发、示范带动、扩大规模”的思路 , 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参与引领 , 带动群众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 重点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 大力发展梨产业 , 先后培育发展丰水、新高、秋月和黄金等优质品种 , 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种植能力和水平 。
在青岛鲜可多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 , 50多名村民每天忙着分拣、打包 , 装箱 , 将大梨发往全国各地批发市场和商超 。 青岛鲜可多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邴龙江介绍:“今年销售量比去年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 现在基本上全天不停地运转 , 工人两班倒 , 每天晚上发货到很晚 , 中秋节前 , 一天线上的销量大约两三万斤 , 线下达到十几万斤 。 ”
为持续推进产业规模扩张 , 莱西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 不断强化党建引领 , 开拓思路 , 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 发展大梨特色产业 , 推行规模化经营 , 多举措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宽农民致富道路 , 打造形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 。 “大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农产品 , 种植面积达18400多亩 , 平均每亩年产量6000斤以上 , 亩均年收益2.5万元 。 主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 甚至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 ”莱西市日庄镇农科中心主任刘军介绍 。
在做好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基础上 , 莱西市不断推动产业链条提档升级 。 实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 适度发展第二产业 , 同步发展产业观光、果品交易、电商物流等功能;推动构建集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冷链存储、果品鲜切加工、国内外供销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
莱西大力发展大梨特色产业 拓展“农业+旅游”新模式】同时 , 借助得天独厚的滨湖本底、文化禀赋和农业农村发展格局 , 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 , 着力培育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康养度假、研学科普等特色业态 , 以“美丽村居+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的培育和建设作为促进“三产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的重要抓手和工作靓点 , 建立以“特色种植、交易物流、观光科普、文化体验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 挖掘农业多种功能 , 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振兴体 , 全面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