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研究:这8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

本文转自:北青网
最新研究显示 , 我国人群食物过敏流行率在10年间上升了60% 。 8月26日 , 中国疾控中心英文周报(CCDCWeekly)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人食物过敏的研究论文 , 对我国不同人群的食物过敏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 ①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研究:这8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
文章图片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 在所有参与者中 , 5.8%的人报告食物不良事件 , 4.3%的人报告食物过敏 。 其中 , 6-11岁的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6.15%)要显著高于成人(2.9%) 。 而另一项研究显示 , 男性和女性的食物过敏患病率分别为9%和10%;4-17岁儿童的食物过敏患病率最高 , 高达10% , 其次是成人7%和婴儿6% 。 结果还显示 , 2009-2018年的食物过敏患病率为8% , 较此前10年(5%)上升60% , 表明中国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①②
这8种食物
最容易引起国人过敏!
这一系列研究还统计了不同类型的食物 , 占我国食物过敏患者总数的比例 。 研究人员在江西省南昌市5所学校里调查了2997名小学生发现 , 自我报告的食物过敏患病率为4.9% , 其中前三位的过敏原是虾(28.1%)、芒果(22.6%)和贝类(18.5%) 。 总体来看 , 根据江西省的流行病学调查(共20971人) , 8种最常见的致敏食物分别是虾芒果贝类鸡蛋鱼牛肉牛奶羊肉流行率分别为1.95%、1.22%、1.07%、0.68%、0.49%、0.35%、0.34%和0.25% 。 ①②
食物过敏严重会致命!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教授在2017年8月第十一届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 , 虽然食物过敏并不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 但它确实是最凶险的过敏性疾病!这是因为食物过敏起病急、比较容易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 抢救不及时或不当会造成死亡 , 所以说 , 食物过敏要比鼻炎、哮喘更凶险 。 ③一杯芒果汁 , 差点要了孩子的命——网友“定焦大叔”2018年曾在其公众号“定焦专家号”记录下了自己孩子因为过敏 , 亲历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历 。 ④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研究:这8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晚上18:00 , 我带着老婆和孩子去商场 , 期间孩子妈妈给闺女买了一杯芒果汁 , 然后我们开始逛家具区 。 但万万没想到 , 就是这杯芒果汁差点要了闺女的命 。
18:30 , 逛到卖场沙发区的时候 , 闺女说嘴唇痒 。 我一下意识到可能是芒果过敏 , 但也没当回事 , 让闺女别喝了 , 我自己拿过来开始喝 。 又逛了十分钟 , 闺女蹲在地上说肚子疼 。 当时我还是没太在意 , 以为跟平常一样该上大号了 , 就和孩子妈妈一起带她到一楼的洗手间 。 我在洗手间外等了十多分钟 , 孩子妈妈焦急地带着闺女冲出了洗手间 , 闺女满脸的眼泪 , 面色明显不对 。 我一下子反应过来 , 坏了!很可能过敏严重了!我赶快凑过去听闺女的呼吸 , 有明显的咝咝啦啦的声音 。 问她呼吸费力吗 , 她点点头 。 我马上想到 , 闺女对芒果过敏了 , 很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 , 或者是诱发了闺女的哮喘 , 有窒息的危险!马上到最近的医院!我迅速决定 。 商场旁边就有一家三甲医院 , 火速到地库取车 。 路上我和孩子妈妈都故作轻松 , 安慰孩子没事 , 放轻松 。 这时候闺女的呼吸已经越来越重 , 而且仍然肚子疼 。 隐约记得车里有抗过敏药 , 因为我自己也是严重的过敏性鼻炎 , 有一次专门在车里放了一瓶扑尔敏 。 果然 , 找到了!谢天谢地!快速给孩子吃了一片扑尔敏 , 心放下去一点 。 及时地吃抗过敏药非常重要 , 一旦孩子呼吸道水肿严重 , 就根本咽不下去了 。 出了商场 , 马上导航这家三甲医院 , 不到2千米 。 路上想着还要尽快给孩子用到哮喘用的激素喷剂 , 防止她窒息 。 很顺利到了急诊 , 没想到急诊护士说 , 这里接不了14岁以下的儿童 , 建议到另外一家三甲医院或儿童医院 。 孩子马上就有窒息风险 , 这两家医院还远得很 , 再加上路上堵车 , 万一发生了危险怎么办?我央求护士 , 能不能先给孩子把必要的激素喷剂先用上 , 我们再去其他医院 。 护士坚持 , 不接14岁以下的孩子 。 我告诉自己不能慌 , 千万不能慌 。 我突然想起来附近还有一家私立医院 。 这时候闺女浑身奇痒 , 呼吸似乎有所缓解 。 在去医院的路上正好经过一家药店 , 我马上进去买了喷剂 , 让闺女赶快先用上 。 喷完之后 , 最大的威胁基本解除 , 我和孩子妈妈的神经这才算放松一些 。 此时从孩子发生过敏到用上喷剂 , 时间已经过去了60分钟 。 很快到了这家私立医院的急诊 , 万幸!在急诊室观察了半小时左右 , 闺女恢复了精气神 , 淘气劲儿又上来了 , 确定没问题后 , 我们一家人就离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