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人错把急性心衰当中暑“小针头”解决心包积液大问题

本文转自:陕西网
“那时我呼吸非常困难 , 胸口像堵了个大气球 , 没到医院前我就想 , 万一这一口气憋着上不来 , 人也就过去了!可是你看 , 从领到‘病危通知书’到能走着出院 , 也就十几天!”9月3日 , 83岁的辛大爷 , 一脸笑意、身体板正地坐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病床上 , 向主管医生师小亚仔细回忆着发病时的“凶险”与“万幸” , 他说:“家门口的‘白求恩’ , 了不起!”
凶险:错把急性心衰当中暑 , “小针头”解决大问题
辛大爷所说的“凶险” , 是他错把急性心衰当成“中暑” 。
8月22日午休时 , 辛大爷发现自己无法平卧、呼吸困难 , 加之近一周来的胸闷气短、反复低热 , 他感觉呼吸加重、精神紧张 , 以为自己中暑了 。 随后 , 辛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近赶往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
急诊科主任闵榴芳在接诊时发现 , 辛大爷双下肺呼吸音低 , 心界明显增大 , 心音遥远 ,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 当即判断为急性心衰 , 高度警惕心包填塞的可能 。
吸氧、心电监护 , 血常规、生化、心肌酶、B型尿钠肽、心电图、床旁心脏超声、胸部CT……经一系列急救措施与针对性检验检查 , 发现辛大爷心包腔大量积液 , 双侧胸腔中少量积液 , 心衰指标严重超标 , 随时有出现心包填塞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险 。
“立即启动MDT(多学科协作诊疗)!”考虑到患者高龄、病情发展迅速、基础疾病较多 , 闵榴芳迅速组织内二科、重症医学科联合会诊 , 最终决定在心脏超声引导下立即实施心包腔穿刺引流术 。
83岁老人错把急性心衰当中暑“小针头”解决心包积液大问题
文章图片
83岁老人错把急性心衰当中暑“小针头”解决心包积液大问题】一切准备就绪 , 急救设备床旁待机 , 在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韩秀清的B超引导下 , 重症医学科医生薛雪峰医生反复精准定位 , 研究最佳进针位置、角度及深度 。
进针 , 抵达心包腔 , 血性积液顺利回抽 , 穿刺成功后导丝指引、扩皮、留置引流管、留取标本一系列动作利落有序 。
心包腔穿刺首次顺利引流出150ml血性积液 , 患者胸闷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 手术过程可视化、穿刺置管定位精准 , 术后效果良好、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 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 。
万幸:心包积液善隐藏 , 年轻“白求恩”治病又医心
经历了紧急手术、24小时动态监测 , 辛大爷顺利转入内二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 主任胡华为辛大爷制定了严密的治疗方案 , 在心包穿刺引流的基础上 , 主管医生师小亚为老人实施了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 , 并给予抗炎、减轻心脏负荷、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治疗 。
此外 , 据胡华观察 , 辛大爷平时只有女儿陪伴 , 治疗多有不便 。 随后了解到 , 辛大爷是陕西华阴人 , 大学毕业后支援新疆建设 , 从孩子辈到孙子辈 , 大多都已在新疆扎根 。 由于心怀故土 , 辛大爷在退休后回到陕西 , 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 。 直到这次生病 , 才感受到“人手不足” 。
为此 , 胡华安排年轻医生 , 轮流关注辛大爷的情况 , 在治疗之外给予充分的关心与协助 。 从一开始的消极 , 到心情向好、积极配合治疗 , 辛大爷激动地说:“这么多人为了我日夜不休 , 胡主任、年轻的‘白求恩们’一天要来看我十几趟 , 像子女一样关心我 , 真是感觉踏实!温暖!心态好了 , 病都好了三分!”
经12天的精心救治 , 辛大爷呼吸困难缓解 , 双下肢水肿消失 , 夜间可平卧入睡 , 心衰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 目前已出院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