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方八味药,和解攻下两相宜!破解其中意,方知它的“神奇”

一个良方八味药,和解攻下两相宜!破解其中意,方知它的“神奇”

文章图片

一个良方八味药,和解攻下两相宜!破解其中意,方知它的“神奇”

俗话说 , “用好小柴胡 , 不用找大夫” , 可见小柴胡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然而 , 很多人虽然对小柴胡汤很熟悉 , 但是却对大柴胡汤不甚了解 。 小柴胡汤都这么“神奇” , 那么 , 大柴胡汤会更为“神奇”吗?实际上 , 如果当你了解大柴胡汤的真谛之后 , 你也会感叹 , 大柴胡汤这么好 , 奈何世人了解少!

我们先来看看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 , 按照《伤寒论》的记载 , 全方由“柴胡半斤 , 黄芩三两 , 芍药三两 , 半夏半升(洗) , 生姜五两(切) , 大枣十二枚(擘) , 枳实四枚(炙)”等七味中药组成 , 不过方中还有一句话 , 那就是“一方有大黄二两” , 然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大柴胡汤 , 明确记载的是包含大黄在内的8味中药 。
【一个良方八味药,和解攻下两相宜!破解其中意,方知它的“神奇”】
如果用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进行药物比较的话 , 就会发现 , 这两个方剂有5味中药是相同的 , 也就是“柴胡 , 黄芩 , 半夏 , 生姜 , 大枣” 。 也就是说 , 把小柴胡汤中的人参和甘草 , 换成大黄、枳实、白芍药 , 再调整一下剂量 , 就从小柴胡汤变成了大柴胡汤 。 看到中医方剂 , 加减变化奥妙无穷 , 颇有川剧变脸的妙趣 。
大黄和枳实 , 在医圣张仲景的用药秘法中 , 大小承气汤中 , 均有大黄、枳实这两味中药 , 而这两味中药的配伍 , 主要发挥“泻热除积、利气消痞”的作用 。 而大黄和芍药 , 其实也是一个药对 , 在药王孙思邈的选方用药中 , 这二药是用于治疗“坚癥积聚”的药对 , 尤其是对“久患腹内积聚 , 大小便不通 , 气上抢心 , 腹中胀满 , 逆害饮食”等病症 , 大有良效 。 由此可见 , 大柴胡汤中 , 必然要有大黄 , 所以古人才有“若不用大黄 , 恐不名大柴胡汤”的说法 。

从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比较发现 , 它们二方都拥有“柴、芩、夏、姜、枣”五味主药起到和解作用的中药 , 但小柴胡汤使用了人参、甘草二药 , 后世四君子汤从中取意 , 具有补性;而大柴胡汤使用了枳实、大黄二药 , 有大小承气汤意 , 具有泻性 , 再加芍药柔肝止痛 , 而大柴胡汤全方最妙在芍药 。 芍药与生姜、大枣有半步小建中汤之意;芍药与黄芩 , 有芍药汤意;芍药与枳实 , 有枳实芍药散之意;芍药与大黄、生姜、大枣 , 有桂枝加大黄汤意 , 芍药与柴胡 , 后世逍遥散也宗于此 , 芍药与柴胡、黄芩 , 后世柴胡芍药汤也宗于此 。 所以 , 不要轻视大柴胡汤 , 只是其中深意几人知?唯有破解其中深意 , 方知它的神奇之处 。

那么 , 大柴胡汤这么奇妙 , 它的药物配伍 , 又有着怎么样的玄机呢?通常来说 , 全方以柴胡为君药 , 主要起到疏散少阳半表邪气的作用;以黄芩、大黄、枳实为臣药 , 其中黄芩主要起到清泄胆胃热邪的作用 , 大黄、枳实通腑泄热、破气消积;以芍药、半夏、生姜为佐药 , 其中芍药柔肝止痛 ,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生姜、大枣为使药 , 生姜兼以为使 , 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

大柴胡汤 , 和解之中 , 又可兼泻阳明 , 可以表里同治 , 既可以使少阳邪气得解 , 又可使阳明热结得下 , 内证可解 , 外证可除 , 与小柴胡汤比起来 , 二者既有相似之处 , 又有不同之处 , 简而言之 , 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病 , 而大柴胡汤则是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 既能和解 , 又能攻下 , 使用范围极其广泛 , 尤其是它的现代应用相当广泛 , 不仅仅局限于消化系统 , 还对内分泌、心血管等方面的问题 , 都有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