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本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本书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本书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 , 必然陷于孤立 。
2、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3、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 。
4、那么,什么叫“正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 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
5、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
6、资料扩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 。
7、《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8、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 战必胜矣 。
10、”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 。
11、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
12、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
13、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
14、孟子在这里说的“ 得道”和“ 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 。
15、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 , 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
16、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 , 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 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
17、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18、”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 。
19、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 。
20、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 。
21、仁政 , 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 。
22、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 。
23、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
25、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26、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 。
27、那么,什么叫“正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 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
28、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 , 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
29、资料扩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 。
30、《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31、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3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33、”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 。
34、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
35、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 , 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
36、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
37、孟子在这里说的“ 得道”和“ 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 。
38、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
39、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
40、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41、”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 。
42、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 。
43、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 。
44、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 , 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 。
45、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 。
46、因为仁政 , 是“得其心”之政 。
4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 , 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
48、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 。
49、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 , 是孔子之孙伋的再传弟子 。
50、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 。
51、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
52、他继承孔,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 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
53、来自百度知道认证团队 2018-07-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 , 必然陷于孤立 。
54、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55、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本书】56、那么,什么叫“正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 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
57、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
58、?资料扩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 。
59、《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60、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6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62、”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 。
63、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
64、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 , 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
65、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 , 一战必胜 。
66、孟子在这里说的“ 得道”和“ 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 , 而是指一国之君 。
67、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
68、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 , “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
69、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70、”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 。
71、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 。
72、所谓的“得天下” , 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 , 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 。
73、仁政,是以德服人 , 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 , 不能服人之心 。
74、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 。
75、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
76、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77、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78、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79、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80、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8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 。
8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
84、”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 。
85、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 攻都不能够攻破 。
86、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 候 , 但还是攻不破 , 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
87、另 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 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 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
88、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 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 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
89、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 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
90、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 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 。
91、以 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 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
92、”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