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眼镜蛇机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眼镜蛇机动,是描述机体在特定条件下做出的如眼镜蛇一般竖起机身再回正的动作 。
2、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共通的根本原理是拉升时机体的升力向前方集中 , 或攻角增加速度大于飞行矢量改变方向的速度 。
3、例如,Su-27拉出眼镜蛇的原理是超低速下主翼攻角超过12度即失速,导致后机身失去升力而剧烈抬头,在特定条件下,前机身在抬至90度之前也因失速停止抬头,之后在重心作用下自动回落至俯冲状态;而F-18拉眼镜蛇的原理则是因为攻角增大速度超过向心加速度,致使攻角增大至80度以上,但全部气动面都未失速,全程可控;而萨博35拉眼镜蛇的原理则是后机身瞬间失速快速拉起,而后因整机的阻力差而迅速低头恢复水平飞行姿态,等等 。
4、根据拉起的原理不同,各机体在眼镜蛇机动状态下的可控性和速度、操作方式等均不相同,如Su-27处于全程不可控状态,F-18则处于全程可控状态;F-15、F-14都能拉俄国标准的普加乔夫眼镜蛇,但在北约标准里不算数,原因是西方和中俄的判定标准不同,西方的眼镜蛇要求全程机体处于可控状态且必须能够挂载武器才能算眼镜蛇,而中俄不要求 , 只要不坠毁就行 , 可控状态则单独被称作“超级眼镜蛇” 。
5、例如 , Su-27这种全程不可控且不能挂载武器甚至机炮炮弹都不能装(机炮炮弹在发射后弹壳会留在储存盒里,这重量就会导致Su-27无法抬起机头,因此必须在起飞时就不装填机炮炮弹)的普加乔夫眼镜蛇,实际上包括F-4在内的几乎所有西方非截击机都可以完成(包括波音747) , 但由于不满足西方的眼镜蛇条件,因此不属于“可以做眼镜蛇机动”的机体,实质上 , 普加乔夫眼镜蛇在西方被直接分类为失控状态 。
6、另外 , 每种飞机能拉眼镜蛇的条件都不同,条件的宽松程度也不同 。
7、例如,Su-27拉眼镜蛇的条件是完全无武装,飞行高度1400-2000米 , 飞行速度200-220节之间,完全水平飞行 , 无飞控限制干预(即特制机体,一般指苏霍伊公司所有的三架展出用可以关闭飞控程序的Su-27),油门全收,迅速拉起;F-14的条件则是无导弹挂载,可以有机炮弹药,速度220-400节之间,小角度爬升,高度不限但原则上速度越快需要的高度越高,飞行中手动展开主翼至最大,放下襟翼 , 拉杆到底并迅速反向推到底;F-18的条件则是武装无限制,不挂到满挂都可以,高度、速度、飞行姿态无限制,油门全收,拉杆到底,,抬头以后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改变飞行姿态,恢复水平、爬升、后空翻、侧向俯冲均可 , 中途其他操作同正常飞行状态 。
8、最后,虽然眼镜蛇经常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实际上并不是苏联人或普加乔夫首创,只是由普加乔夫第一个展示给普通民众罢了 。
9、人类第一次做出眼镜蛇动作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福特三翼机,喷气机可考的第一次眼镜蛇机动则是在1965年瑞典Saab-35龙式战斗机的测试飞行中完成的 。
10、眼镜蛇机动,最早由苏联飞行员普加乔夫驾驶苏-27完成 。
11、这是现在存在比较多争议的一种机动动作,因为它只在飞行表演中展示过,尚未有实战检验 。
12、 眼镜蛇机动需要战斗机本身具备非常好的过失速操纵能力,这样才能在大迎角的情况下不失控 。
13、发动机还得强劲,在机头重新落下后能迅速加速 。
14、由于眼镜蛇机动会让战斗机的速度急剧下降,因此很容易让追击的敌机冲到前面 , 方便自己在随后用红外制导格斗导弹攻击 。
15、但反对者却认为,战斗机完成这个动作后就成了一个低速目标,高度也没有增加,很容易成为另一架敌机和导弹的活靶子 。
【眼镜蛇机动】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