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抗压药等药物后喝酒后果严重,可能致死

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 在人们的日常上生活中 , 每逢新春佳节或是朋友之间小聚 , 饮酒往往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 适度少量的饮酒能够愉悦人们的身心 , 但长期饮酒及过量饮酒会对人的肝肾、心脑等造成严重的损害 , 肝硬化、脑萎缩、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均与长期饮酒密切相关 。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 当其与服用的药物接触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水平 , 因此在饮酒时需要注意酒与药物的不良反应 。
胰岛素、抗压药等药物后喝酒后果严重,可能致死
文章图片
1、酒精对药物的作用有什么影响
饮酒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增强药物的作用 , 如乙醇与苯巴妥、苯妥英钠、巴比妥等药物共同服用 , 乙醇可充当肝酶的促进剂 , 提高药物代谢的速度 , 导致药物的效果下降 。 乙醇与枸橼酸钠、肝素钠等抗凝血类药物共同作用也可起到促进药物代谢的效果 , 影响药物产生的凝血作用 。 乙醇与抗癫痫类药物联合服用可降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 导致抗癫痫类药物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极易使患者在服药后癫痫复发 。 很多消化酶类药物如胃蛋白酶片、多酶片等与乙醇接触后会导致酶蛋白失效或蛋白质变性 , 使药物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胰岛素、抗压药等药物后喝酒后果严重,可能致死
文章图片
乙醇也可以导致部分药物的作用增强 , 镇静催眠类药物苯巴比妥二氮卓等与乙醇接触后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 , 导致机体发生不良反应 。 乙醇也会导致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等抗抑郁三环类药物的毒性作用增强 ,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乙醇与扩张血管类药物联合应用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 同时乙醇还具有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 如在服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饮酒 , 在维持正常降糖药物剂量的情况下 , 患者极易出现神经系统不可逆的病变和低血糖 。 乙醇与硝酸甘油等药物作用 , 由于二者均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 会导致患者出现面色潮红、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 。
胰岛素、抗压药等药物后喝酒后果严重,可能致死
文章图片
2、酒精对药物的生物转化有什么影响
药物在人体内作用及发生生物转化 , 需要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完成 , 其中肝药酶是参与药物在体内代谢最主要的酶 , 通过肝药酶的作用下能够使药物在人体内出现特定的变化 。
酒精本身具有较强的酶促作用 , 可对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产诱导作用 , 使药物氧化酶的数量显著增加 , 酶的活性也会同步增强 , 患者肝内质网产生增生 。 如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患者肝内质网脱粒 , 也会导致肝硬化发生的概率增加 , 药物活性降低 , 对酶产生抑制作用 。 酒精可以增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生物作用 , 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呼吸困难、头晕、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 。
胰岛素、抗压药等药物后喝酒后果严重,可能致死
文章图片
乙醇能够在人体细胞浆内完成代谢 , 可通过特定的酶在人体内转换为乙醛及乙酸 , 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特定的药物会对乙醛转换为乙酸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 导致乙醛在人体内大量聚集 , 引发患者产生严重的中毒反应 , 临床症状为血管剧烈搏动、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口干、胸痛、出汗、视觉模糊、血压降低 , 部分病情危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反应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对酒精的反应更加敏感 , 极易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呼吸抑制 , 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
在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后 , 需要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 , 通过静脉输液、人工给氧、补充维生素和葡萄糖等方式 , 改善机体症状 。 治疗后患者需要经过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恢复正常 , 在此期间如果继续饮酒会导致不良反应加重 ,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