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 注意4方面方可健康养生

今天分享一篇【夏至养生 注意4方面方可健康养生】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每年的6月21日前后就是夏至,而今年的夏至就在6月21日,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天气将会逐渐升高,那么夏至该如何养生呢?接下来就跟随小编去看一看 。
夏至养生
起居方面:
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合理安排午休时间,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至清热祛湿防暑 饮食注重“苦酸”原则
精神方面:
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
饮食方面: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 。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要是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 。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
【夏至养生 注意4方面方可健康养生】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养生 保护阳气是关键
运动方面: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是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
夏至吃什么
白术茯苓鲫鱼汤
白术15克,白鲫鱼1条(约250克),茯苓25克,豆腐1块,姜葱、蒜等调味品各适量 。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与茯苓、白术加水适量同煮,鱼熟时放入豆腐,煮熟,酌加调味品,稍煮即可 。有健脾和胃,消暑生津的功效 。>>>夏至炎热 吃吃喝喝保清凉
冬瓜薏米粥
连皮冬瓜500克,薏米60克,精盐适量 。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 。冬瓜洗净,切块,与薏米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薏米熟烂,加入精盐即成 。有健脾消暑的功效 。
荸荠竹蔗茅根饮
竹蔗50克,荸荠250克,鲜白茅根100克(或干品50克),洗净,加适量水煮汤代茶饮 。有清热消暑生津的功效 。>>>夏至养生老火靓汤
冬瓜三豆汤
赤小豆50克,冬瓜250克,绿豆60克,扁豆30克,精盐适量 。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与洗净的赤小豆、绿豆、扁豆共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三豆熟烂,调入精盐即成 。有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的功效 。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夏至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夏至要喝三叶茶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 。
为夏至日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在北极圈内甚至会出现极昼现象,而南极圈内则出现极夜现象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载:“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接近远日点,冬至接近近日点,且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夏长冬短由此得来 。>>>夏至养生5食材 生津消暑气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这时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华南西部雨水量显着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
结语: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而当夏至过后,我们就将迎来真正的酷暑 。朋友们夏至养生可是要注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