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旅游景点大全集 魏县的景点


邯郸都有哪些旅游景点?广府古城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东南20公里处 , 距离邯郸市区20公里 ,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娲皇宫
位于涉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中皇山上 , 是神话传说中中华始祖女娲“炼石补天 , 抟土造人”的地方 。目前 , 娲皇宫留有北齐佛教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元代石雕、明清建筑等文物珍品 , 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 , 被誉为“华夏祖庙” 。
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河北省峰峰矿区境内 , 公园总面积6348.8公顷 。包括西部山区、中部鼓山、元宝山区、东部岗坡地三部分5个景区 。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共和国首座宏大革命纪念建筑 , 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建筑艺术较高、环境较美的全国著名革命烈士纪念地 , 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赵苑旅游区
坐落于邯郸市区西北部 , 是一处集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
129师司令部旧址
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位于涉县城西5公里的赤岸村 , 由129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和129师陈列馆三部分组成 , 占地面积300亩 。
武安长寿村
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处摩天岭脚下的艾蒿坪村 , 因自建村以来 , 村民少病绝癌 , 世代长寿 , 寿命均在85岁以上 , 故称长寿村 。长寿村是洺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北武安国家地质公园、青崖寨省级自然保护区“两园一区”的重心区域 。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位于河北省涉县赤岸村 , 是抗日战争时期几个重要根据地之一 。
太行五指山景区
位于太行山东麓涉县境内 , 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 主峰海拔1283米 , 山势巍峨峻秀 , 植被郁郁葱葱 , 以“雄、奇、险、秀”著称 。
东山文化博艺园
位于武安市东大门 , 是一所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高品位的文化园 。
邯郸 , 河北省省辖市 , 位于河北南端 , 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 西依太行山脉 , 东连华北平原 , 北连邢台、南毗安阳 , 素称河北省的南大门 , 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 。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 , 魏县为魏国都城;[4] 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5] 汉末曹魏在临漳建都 , [6] 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 , 北京大名府成为北宋北京;清代 , 大名府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

魏县旅游景点大全集 魏县的景点

文章插图
河北魏县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古驿道
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 。大禹治水 , 陆行乘车 , 由回隆入魏域 , 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 。商朝七迁其都 , 河亶甲时迁于相(今内黄县) , 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 , 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 , 自宋村入魏境 , 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 , 长约70里 , 俗名“殷路” 。早在商代中国即有邮驿制度 , 每隔30里 , 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 , 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 , 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 。
古城遗址
魏县境内古县城有4处 , 即于村、旧县庙、洹水、五姓店古城 。
于村古城 。史称汉城 , 于968年建制 。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千米处 , 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 , 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古城墙规模宏大 , 周长近万米 , 以沙石焦土砌筑 , 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 。地下5米深处存断续城墙基 。
旧县庙古城 。于329年建制 , 史称唐城 。位于魏县县城东北14千米处 , 唐天宝三年(744年)建 。规模不详 , 有旧县庙碑一道 。
洹水古城 。于297年建制 , 史称宋城 。位于魏城西南15千米旧魏县村 , 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 , 原为洹水县治 。
五姓店古城 。原城址即魏县县城 ,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 , 古城垣初为夯土墙 , 周长2600米 , 高7米、宽8米 , 护城河深5米 , 设东西南北四门 。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 , 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 , 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 。古城存387年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
崔维雅墓
崔维雅 , 字大醇、号默斋 , 顺治三年举人 , 历任浚县教谕、河南仪封知县、广西布政使、大理寺卿 。著有《河防刍议》、《明刑辑要》等书 。死后葬于今沙圪塔村南500米处 , 其墓占地12亩 , 墓前左右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 。
观音寺
观音寺遗址位于魏县北皋镇蒲谭营村南500米处 , 占地东西宽150米、南北270米 。观音寺遗址于2004年发掘 , 出土的文物有铁佛像4尊(1尊完整、3尊缺头) , 明代碑刻3通 , 东厢房遗址及大量屋顶构件及砖瓦 。截至2009年 , 已知但尚未发掘的有观音寺碑林、西厢房遗址、大殿遗址、山门遗址 。据碑文记载 , 观音寺曾于明代永乐、弘治、万历年间重修 。
魏县方圆五百里去哪里旅游景点好玩古驿道
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 。大禹治水 , 陆行乘车 , 由回隆入魏域 , 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 。商朝七迁其都 , 河亶甲时迁于相(今内黄县) , 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 , 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 , 自宋村入魏境 , 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 , 长约70里 , 俗名“殷路” 。早在商代中国即有邮驿制度 , 每隔30里 , 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 , 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 , 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 。
古城遗址
魏县境内古县城有4处 , 即于村、旧县庙、洹水、五姓店古城 。
于村古城 。史称汉城 , 于968年建制 。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千米处 , 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 , 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古城墙规模宏大 , 周长近万米 , 以沙石焦土砌筑 , 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 。地下5米深处存断续城墙基 。
旧县庙古城 。于329年建制 , 史称唐城 。位于魏县县城东北14千米处 , 唐天宝三年(744年)建 。规模不详 , 有旧县庙碑一道 。
洹水古城 。于297年建制 , 史称宋城 。位于魏城西南15千米旧魏县村 , 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 , 原为洹水县治 。
五姓店古城 。原城址即魏县县城 ,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 , 古城垣初为夯土墙 , 周长2600米 , 高7米、宽8米 , 护城河深5米 , 设东西南北四门 。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 , 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 , 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 。古城存387年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
崔维雅墓
崔维雅 , 字大醇、号默斋 , 顺治三年举人 , 历任浚县教谕、河南仪封知县、广西布政使、大理寺卿 。著有《河防刍议》、《明刑辑要》等书 。死后葬于今沙圪塔村南500米处 , 其墓占地12亩 , 墓前左右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 。
观音寺
观音寺遗址位于魏县北皋镇蒲谭营村南500米处 , 占地东西宽150米、南北270米 。观音寺遗址于2004年发掘 , 出土的文物有铁佛像4尊(1尊完整、3尊缺头) , 明代碑刻3通 , 东厢房遗址及大量屋顶构件及砖瓦 。截至2009年 , 已知但尚未发掘的有观音寺碑林、西厢房遗址、大殿遗址、山门遗址 。据碑文记载 , 观音寺曾于明代永乐、弘治、万历年间重修 。
2010年河北魏县梨花节都有哪些旅游景点伴随着三年大变样的春风 , 魏县的景点犹如雨后春笋一样 , 涌现出很多景点 。
具体路线如下:
1、古漳花韵观光线(漳河湾):孔融让梨文化广场(码头)——景观湖——长安大道跨漳河湾桥——漳河湾——望远街跨漳河湾桥——漳河湾——魏都大街跨漳河湾大桥——漳河湾——礼贤街跨漳河湾桥——民有湖(码头)——漳河湾——礼贤台(码头)——兴源河——北张庄水利枢纽(码头) 。
2、玉泉润花观光线(玉泉河):孔融让梨文化广场(码头)——景观湖——河里桥——玉泉河——文化艺术中心——魏州桥(码头)——玉泉河——魏峰线跨玉泉河大桥——玉泉河——天河路跨玉泉河大桥——益民河王刘庄桥(码头) 。
【魏县旅游景点大全集 魏县的景点】3、金龟嘻水观光线(天河、兴源河、益民河、魏源河):魏泉桥(码头)——天河——魏源河——魏源桥——益民河——金龟湖——兴源河——漳河北大堤——兴源河——益民河——魏源桥——魏源河——魏泉桥(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