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今天分享一篇【解读小雪节气的天气特点】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二十四节气的“小雪”,太阳黄经达240度时,小雪节气的开始 。此时气温下降,气层温度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
小雪节气里的第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
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区域的气候情况 。这时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 。
总的来说“小雪”期间的天气呈现以下两个气候特点:
气温继续走低
在立冬节气,我国的西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有雪,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华北地区将有降雪 。如果说立冬节气标志着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进入冬季的话,走到小雪节气,冷空气的直接表现就是使这些地区的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我们都知道只有在云层内及云下气层的气温都在0℃以下时,降水形式才由雨变成雪 。所以,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是不争的事实 。
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冬季
【解读小雪节气的天气特点】立冬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基本上都进入了冬季,到了小雪节气,长江中下游许多地区陆续进入冬季 。虽说全国降水随着冬季的到来,降水逐渐跌入一年中的低谷,但江南比江北雨量还是偏多,即便这一地区12月中下旬才有初雪,但此时的阴雨天气,给人们的感受已经不是深秋凉意,而是湿冷了,这种感觉比北方干冷地区有供暖条件的人们要难受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