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礁 五虎礁简介


五虎礁 五虎礁简介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五虎礁简介,五虎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 。
2、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 。
3、《方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福州五虎山所创作的一首诗 。
4、描绘了福州五虎山的景象和感受 。
5、宋朱熹避伪学来游,筑吟翠山楼于下卓,留有诗篇《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 。
6、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至今石崖犹存其“怡山良石,神仙所居”的题刻 。
7、《方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福州五虎山所创作的一首诗 。
8、描绘了福州五虎山的景象和感受 。
9、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 。
10、归来几坐小窗下 , 倚天百尺堆寒玉 。
11、[注释]方山:俗称五虎山,在闽侯 。
12、九鼻:指五虎山东向,壁立千仞,谷口深险,四面好像城郭;“九鼻”之语来自梁克家《三山志》,《三山志》描述方山为“山在州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遥望突兀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梁克家是南宋一代名相,比朱熹大几岁,曾任福州知州 , 右丞相 。
13、曲:指溪水在山中弯曲绕行 。
14、几:竹凳子 。
15、倚天百尺:靠着天很近,似乎只有百尺之距 。
16、寒玉:天上的云气 , 清凉似玉 。
17、此诗大意是:来到方山里面 , 却看不清它的面貌,只见山势险峻,溪水弯曲 。
18、归来搬把竹凳子在窗前坐下,心里仍在回想着方山之巅接近天宇的山势,以及山上的寒气 。
19、首句“到山不识山面目”是从苏东坡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化来的,既是个人体验 , 又含有哲理 。
【五虎礁 五虎礁简介】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