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后三招助鱼种越冬

今天分享一篇【寒露后三招助鱼种越冬】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 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技术 , 尚未被广大渔民认识和掌握 。其实搞好鱼种越冬并不难 , 只要根据实际情况 , 按其所需 , 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 就能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 。
密度应适中 。随着水温下降 , 鱼类活动量相应减少 , 耗氧量也相应降低 , 所以 , 越冬鱼种的密度可适当大于饲养期 。但不能盲目增加密度 , 同时 , 不同品种、规格的鱼种耗氧情况不同 , 放养时要留有余地 , 一般以水中含氧量降低到3毫克/升时为限 , 但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放氧量也低 , 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作为安全系数 。管理中应定期测量水中溶氧 。越冬鱼种放养密度究竟以多少为佳 , 这要看鱼种的大小和品种、鱼池条件、地理位置等而定 。在长江以南地区 , 鱼种规格11厘米左右 , 水深1 。5米 , 一般亩放1 。5-2万尾 , 如果水源条件好 , 池塘游泥少 , 可适当多放些;水深在1 。5米以下 , 鱼种规格达13-20厘米 , 进水困难的池塘 , 其放养量应减少20%左右 。
适当投食保膘 。一般温水性鱼类 , 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 , 对其食欲虽有影响 , 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 , 对肥、饲仍有一定的需求 。当水温下降到7℃时 , 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 , 草食鱼类也会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 , 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 。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 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 , 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不给食 , 使它们处于饥饿状态 , 那么越冬前体内脂肪、蛋白质等的能量储存是不足以使鱼种熬过漫长的冬季的 。
【寒露后三招助鱼种越冬】保持一定的水温 。鱼类虽是变温动物 , 但当水温降至1-0℃时 , 一般温水性鱼类进入麻痹状态 。水温低至0 。5℃以下时 , 鱼类也会死亡 。因此 , 越冬鱼池的水温最低应保持在4℃以上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 有的地区较冷 , 出现长时间的冰霜冻 , 在此期间可采取如下一些办法提高水温:⑴加注新水 , 提高水温;⑵在水面上撒放稻草;⑶在越冬池北面搭设挡风屏障;⑷在池塘近水处施放猪、牛粪 。这些保温措施应在严寒来临之前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