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c盘怎么备份 win10怎么只备份c盘


幽默的简短的文言文小故事原文和翻译上学时学文言文 , 我的同桌在睡觉 , 老师让他起来翻译“臣死且不避 , 卮酒安足辞(我死都不怕 , 一杯酒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
只见那哥们儿端起书 , 开口道:“我喝死都不怕!”在全班的暴笑声中 , 他接着翻译:“一杯怎么能够呢?”众人被雷倒 。
偷肉 某甲去京城卖肉 , 在路旁一厕所前停下来解手 , 把肉挂在外面 。某乙见此 , 忙把肉偷
去 。还没来得及走远 , 甲已经走出厕所 , 抓住乙 , 问乙是否看见有人从厕所旁拿走了他的
肉 。乙恐甲识破 , 早把肉衔在嘴里 , 不耐烦地说:“你真是个笨蛋!把肉挂在门外 , 哪能不
丢?如果像我这样 , 把肉衔在嘴里 , 岂有丢失之理?”
——魏·邯郸淳《笑林》
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徐之才极有口才 , 尤善于文字游戏 。在他未封王时 , 尝与尚书王元景戏
耍 。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 , 说:“你的名字叫‘之才’ , 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 , 
叫‘乏才’还差不多 。”徐之才听了 , 不恼不怒 , 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 , 
左边加上言为‘ㄍ摆俊保拷愠闪恕瘛由暇弊闶歉觥怼恚
出角、尾就变成‘羊’ 。”王元景听了 , 张口结舌 , 尴尬万分 。
又有一次 , 徐之才宴请客人 , 卢元明也在座 。席间 , 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
“‘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 。”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
—“卢”(繁体为“卢”)字:“‘卢’这个字 , 安‘啊印稹悺
生男成‘虏’(虏)’ , 配‘马’(马)成‘驴’(驴) 。”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 , 无言
以对 , 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燕窝与牛犊 侯白后来做了唐朝的官员 , 经常跟人们在一块猜谜语 , 侯白先对众人约法三章:“所猜
之物 , 一、必须是能看见的实物;二、不能虚作解释 , 迷惑众人;三、如果解释完了 , 却见
不到此物 , 就应受罚 。”接着他先出谜面:“背与屋一样大 , 肚与枕(车后横木)一样大 , 
口与杯子一样大 。”大家猜了半天 , 谁也没猜中 , 都说:“天下哪里有口和杯子一样大而背
却和屋一样大的物件?定无此物 , 你必须跟我们大家打个赌 。”侯白跟众人打完赌 , 解释
说:“这是燕子窝 。”众人恍然大笑 。
又有一次 , 侯白出席一个大型宴会 。席间 , 大家都让他作个谜语助兴 。所猜之物 , 既不
能怪僻难识 , 又不能抽象不实 。侯白应声而道:“有物大如狗 , 面貌极似牛 。这是何物?”
众人竞相猜个不停 , 有的说是獐子 , 有的说是鹿 , 但都被大家否定了 。便让侯白说出谜底 。
侯白哈哈大笑道:“这是个牛犊 。”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 , 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 , 上书朝廷 , 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 。玄宗
李隆基 , 对他非常敬重 , 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
贺知章临行 , 与唐玄宗辞别 , 不由得老泪纵横 。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知章说:
“臣知章有一犬子 , 尚未有定名 , 若陛下赐名 , 实老臣归乡之荣也 。”玄宗说:“信乃道之
核心 , 孚者 , 信也 。卿之子宜名为孚 。”知章拜谢受命 。
时间长了 , 知章不觉大悟 , 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 。我是吴地人 , ‘孚’字乃是
‘爪’字下面加上‘子’字 。他为我儿取名‘孚’ , 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宋·高怿《群居解颐》
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喜欢作诗 。一天 , 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 , 下榻在一个旅馆 。夜间 , 他听到邻屋里有
人说话:“一首 。”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 。”艾子莫名其妙 , 困意全无 , 一夜无眠 。
躺到拂晓 , 共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 , 亦即六七首也 。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
人 , 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 , 心里油然产生敬意 , 又爱那人文思敏捷 , 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
一大早 , 艾子就披衣下床 , 整好冠带 , 站在门口迎候 。不一会儿 , 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
模样的人来 , 身材瘦弱 , 一脸病相 。艾子感到很失望 , 心想:就凭这副尊容 , 哪像个诗人?
也许 , 人不可貌相 , 不能盲目揣度 。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 , 能否让学生我
看一下 。”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 , 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 。”始终拒绝拿出诗
来 。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 , 不一会儿又说‘一首’ , 难道那
不是诗吗?”
那人听了 , 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 。昨夜我肚子不好 , 每泻一次 , 夜里找不到手
纸 , 于是就用手揩 。一夜腹泻不止 , 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 。我说的‘手’ , 不是诗篇之
‘首’ 。”艾子听了 , 羞惭不已 。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
文字游戏 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 , 前去荆公处祝贺 , 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
‘竹’鞭‘马’为‘笃’ 。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 , 又有什么可‘笑’
的?”荆公笑而不答 , 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 , 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
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 , 其子七兮’ , 加上它们的爹娘 , 恰好是
九个 。”
王荆公听了 , 欣然点头应允 。时间长了 , 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三分诗 , 七分读 秦少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 , 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 。未等东坡看诗 , 他自
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 , 直读得感情四溢 , 声闻左右 。吟完诗 , 征询东坡的意见:“祥正
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 。”郭祥正大喜 , 又问何以能有十分 。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 , 七分来自读 , 三分来自诗 , 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免税 苏东坡被朝廷贬谪黄州时 , 监管黄州的贸易税收工作 。有一个书生给东坡写了一封信 , 
请求减免他家的税收 。信中说:
“我的船上没有什么货物 , 因此无法纳税 。一切听凭大人您的指挥 , 请求您让我到荆南
府取回亡父的灵柩吧 。”
众官员看了 , 笑得前仰后合 。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好了你 苏东坡生性豪爽率直 , 内心最存不住事 , 他曾说:“比如食中有蝇子 , 必欲吐之而后
快 。”晁美叔(晁端彦字)每次往见东坡 , 东坡都说这样的话 。
有一次 , 东坡对美叔说:“我被昭陵选拔在贤科 , 当时的文魁俊彦 , 往往相结为知己 。
皇上在便殿召群臣策对 , 我每每直陈时事 , 都蒙皇上赞许采纳 。不久 , 我便屡屡呈上章疏议
事 , 词旨虽然很剀切直率 , 皇上也从不怨怒 。假使不是我给朝廷提建议 , 又有谁能提中肯的
建议呢?我现在所担心之事 , 只不过害怕朝廷杀我罢了 。”美叔闻之 , 默然无语 。
东坡长叹良久 , 又说:“朝廷如果真要杀我 , 我这条小命又有什么可惜的 。只是有一件
事 , 杀了我以后 , 反倒好了你 。”
二人遂相对大笑而起 。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瓦学士 诗人石曼卿(石延年字)性嗜酒 , 有李谪仙(太白)之奇才 。曼卿举止放荡 , 善为谈谐
幽默之语 。
有一次 , 石曼卿乘马游览报宁寺 , 牵马人一时失控 , 马惊走 , 曼卿不慎坠马落地 。侍从
人员连忙把他搀起来扶上马鞍 。行人见此 , 都聚拢来围观 , 都以为他一定会大发雷霆 , 把这
个牵马人痛骂一阵 。不料 , 石曼卿却慢悠悠地扬起马鞭 , 半开玩笑地对牵马人说:
“幸亏我是石学士 , 如果是瓦学士的话 , 岂不早被摔碎啦?”
——宋·邢居实《拊掌录》
换羊书 黄庭坚开玩笑地对苏轼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戏称为换鹅字;今人韩宗
儒为人贪得无厌 , 每得到您的一幅字 , 便到殿帅姚麟那里换取十斤肉 。如此来说 , 可以称您
的书法为换羊书了 。”
一天 , 苏轼在翰林院撰述正忙 , 这时韩宗儒派人送来一封信 , 目的是想让苏轼回信 , 以
便拿他的字换肉 。来人站在门庭下 , 督催甚急 。苏轼笑着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上司 , 
今天就断了他的肉食吧 。”
——宋·邢居实《拊掌录》
老婆子涂面 晋人王蒙清约自守 , 家中每有来客 , 必是清茶相待 , 时人戏称为“今日有水灾” 。
苏东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 , 主人热情好客 , 一遍遍地劝茶 , 东坡不胜受窘 , 笑对主人
说:“正所谓老婆子涂面 。”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
——宋·邢居实《拊掌录》
延年术 蒲传正任杭州太守时 , 一天 , 有个方术之士前来拜谒 。这方士大约九十多岁 , 然而面容
却像婴儿一样鲜嫩 。蒲传正愉快地招待他 , 二人谈得甚是投机 。传正便向他请求延年长寿
术 。方士回答说:“我的长寿术极为简便易行 , 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禁忌的 , 只有一件须牢
记 , 必须禁绝性欲 。”
传正听了 , 俯首沉思良久 , 感叹道:“如果是这样 , 那么即使寿逾千岁又有什么益处
呢?”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忌说“落”字 唐代的柳冕秀才 , 生性最是多忌讳 。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 , 举子们跟他说话 , 有不注意
而说“落”字的 , 便忿然而怒 , 出语不逊 。如果是仆人误犯“落”字 , 他便用棒痛打 。因
此 , 仆人对他说话时 , 常常把“安乐”说成“安康” 。
这一天 , 他忽听人说榜书贴出来了 , 连忙派仆人前去观看 。不一会儿 , 仆人就跑回来 , 
柳冕慌忙迎上前去问道:“榜上有我的名字吗?”仆人唉声叹气地答:“秀才康了 。”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贞洁娘子 许义方的妻子刘氏 , 常常以正派贞洁自诩 。有一次 , 许义方出发在外一年多 , 刘氏在家
独守闺房 。
一天 , 许义方处理完事务后突然回到家里 , 对妻子说:“我出门在外 , 一年有余 , 你在
家中独居无聊 , 岂不经常和邻居亲戚们走动走动吗?”
刘氏告诉他:“自从郎君外出后 , 我就像没了头魂一般 , 每天只是闭门自守 , 从来没出
过家门 。”
许义方听了 , 连连叹息不已 。又问妻子平时如何自寻乐趣 , 刘氏答道:“哪里有什么乐
趣?只不过经常作点小诗以寄托情性罢了 。”
义方闻之甚喜 , 便让妻子把诗取来观看 。不看不知道 , 一看吓一跳——原来开卷第一首
诗的题目就是:《月夜招邻僧闲话》 。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艾子杖孙 艾子有一个孙子 , 年龄有十多岁 , 性情懒惰顽劣 , 不爱读书 。艾子非常讨厌他 , 经常用
楸木杖打他 , 但他老是不改 。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 , 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
掉 , 因此 , 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 , 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 。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 , 愈加愤
怒 , 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 , 儿子也无可奈
何 。
一个冬天的早晨 , 下着鹅毛大雪 , 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 。艾子发现了 , 脱光孙子的衣
服 , 命他跪在雪地上 , 冻得他浑身发抖 , 直打寒颤 , 煞是可怜 。儿子也不敢再求情 , 便脱去
衣服跪在其子旁边 。艾子见了 , 惊问道:“你儿有过错 , 理当受此惩罚;你有何罪 , 跟他跪
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 , 我也冻你的儿子 。”艾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 饶恕
了他们父子 。
——明·陆灼《艾子后语》

win10c盘怎么备份 win10怎么只备份c盘

文章插图
幽默文言文小故事有钱夸口
【win10c盘怎么备份 win10怎么只备份c盘】【原文】
一人迷路,遇一哑子,问之不答,惟以手作钱样,示以得钱,方肯指引.此人喻其意,即以数钱与之.哑子乃开口指明去路,其人问曰:“为甚无钱装哑?”哑曰:“如今世界,有了钱,便会说话耳!”
【译文】
有个人迷了路,遇到一个“哑巴”,问而不答,“哑巴”只用手比划钱的模样,示意要给钱,才肯指引.迷路人明白其意思,马上拿出数钱给了“哑巴”.“哑巴”于是开口指明去路,迷路人问道:“为什么装哑?”“哑巴”说:“如今世界,有了钱,便会说话.”
摘自《笑林广记》,《笑林广记》是清代署名游戏主人收集而成,多取自明清笑话集.
文言文幽默小故事狼
蒲松龄
原文:
一屠晚归 , 担中肉尽 , 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 , 缀行甚远 。
屠惧 , 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 一狼仍从 。复投之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 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 , 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 , 场主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 , 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 , 眈眈相向 。
少时 , 一狼径去 , 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 , 目似瞑 , 意暇甚 。屠暴起 , 以刀劈狼首 , 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 , 转视积薪后 ,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 , 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 , 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 , 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 , 而顷刻两毙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有屠人货肉归 , 日已暮 , 欻一狼来 , 瞰担上肉 , 似甚垂涎 , 随尾行数里 。屠惧 , 示之以刃 , 少却;及走 , 又从之 。屠无计 , 思狼所欲者肉 , 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 , 翘足挂树间 , 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 , 往取肉 , 遥望树上悬巨物 , 似人缢死状 。大骇 , 逡巡近视之 , 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 , 见狼口中含肉 , 钩刺狼腭 , 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 , 直十余金 , 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 , 狼则罹之 , 是可笑也 。一屠暮行 , 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 , 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 , 遂割破狼爪下皮 , 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 , 觉狼不甚动 , 方缚以带 。出视 , 则狼胀如牛 , 股直不能屈 , 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
有关文言文的笑话和小故事1.有婚家女富男贫 , 男家恐其赖婚也 , 择日率男抢女 , 误背小姨以出 。女家追呼曰:“抢差了 。”
小姨在背上曰:“莫听他 , 不差不差 , 快走!”——《笑府》
2.一人留客饭 , 只豆腐一味 , 自言豆腐是我性命 , 觉他味不及也 。异日至客家 , 客记其食性所好 , 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 , 其人择鱼肉大啖 。客问曰:“兄尝云豆腐是性命 , 今日如何不吃?”答曰:“见了鱼肉 , 性命都不要了 。”——《笑府》
3.从前 , 有一个巧嘴媳妇 , 煮好了米饭 , 先盛给公爹一碗 。公爹吃了一口就称赞道:“今天的饭很香 , 我可要吃三大碗 。”巧媳妇听了公爹的夸奖 , 忙说:“嘻 , 这顿饭是我做的 。”于是公爹又开始吃第二口 , 可饭刚送到嘴里就听见“咔嚓”一声 , 公爹立刻叫道: “哎呀 , 这么多的砂子!”巧媳妇忙说:“那是小姑淘的米 。”公爹把筷子在饭里揽了两下 , 闻了闻 , 问道:“怎么 , 这饭还有点糊味?”巧媳妇这次回答得更干脆:“那是妈烧的火!”
4.鹞子追雀 , 雀投入一僧袖中 , 僧以手搦定曰:“阿弥陀佛!我今日吃一块肉 。”雀闭目不动 , 僧只说死矣 , 张开手时 , 雀即飞去 。僧曰:“阿弥陀佛!我放生了你罢 。”——《笑赞》
5.有留客饮茶者至友家 , 友令子向邻家借茶叶未至 , 每汤沸 , 以水益之 , 釜且满矣 , 而茶叶终不得 。妻乃谓夫曰:“此友是相知的 , 倒留他洗个浴去罢 。”——《笑府》
推荐几篇幽默简短的文言文故事及译文1、抛锚
道士、和尚、胡子三人过江 。忽遇狂风大作 , 舟将颠覆 , 僧道慌甚 , 急把经卷投入江中 , 求神救护 。而胡子无可掷得 , 惟将胡须逐根拔下 , 投于江内 。僧道问曰:“你拔胡须何用?”其人曰:“我在此抛毛(锚) 。”
译文:
道士、和尚、胡子三人过江 , 突然遇到狂风大作 , 船将翻沉 。僧、道十分恐慌 。急忙把经书抛入江中 , 求神救助 。胡子无物可掷 , 便将胡须一根根拔下 , 抛入江内 。僧、道问他说:“你拔胡须干什么?”胡子答道:“我在此抛毛(音同锚) 。”
2、过桥嚏
一乡人自城中归 , 谓其妻曰:“我在城里打了无数喷嚏 。”妻曰:“皆我在家想你之故 。”他日挑粪过危桥 , 复连打数嚏几乎失足 , 乃骂曰:“骚花娘 , 就是思量我 , 也须看什么所在!”
译文:
有个乡下人从城里回到家 , 对妻子说:“我在城里时打了好几个喷嚏 。”妻子说:“那都是因为我在家里想你 。”有一天 , 他挑了一担粪从一座摇摇晃晃的小桥走过 , 忽然连打了几个喷嚏 , 差点掉进河里 , 就骂道:“这个骚婆娘 , 就是想我 , 也得看看是在什么地方呀!”
3、讳聋哑
聋、哑二人各欲自讳 。一日聋见哑者 , 恳其唱曲 , 哑者知其聋也 , 乃以嘴唇开合而手拍板作按节状 , 聋者侧听良久 。见其唇住即大赞曰:“妙绝妙绝 , 许久不听佳音 , 今日一发更进了 。”
译文:
一聋子忌讳其聋 , 一哑巴忌讳其哑 。一天聋子见到哑巴 , 恳求哑巴唱一曲 , 其实是嘲笑他的缺陷 。哑巴知道对方是聋子 , 就用嘴唇一张一合 , 并且用手打着节拍 , 装出唱歌的样子 。聋子也装着侧耳倾听的样子 , 见哑巴的嘴唇不动了 , 就大加称赞说:“好极了 , 好久没有听你美妙的歌声 , 今天又有长进了 。”
4、呵欠
一耳聋人探友 。犬见之吠声不绝 。其人茫然不觉 。入见主人 。揖毕告曰:“府上尊犬 , 想是昨夜不曾睡来 。”主人问:“何以见得?”答曰:“见了小弟 , 只是打呵欠 。”
译文:
有个聋子去拜访朋友 , 友人家的狗看见他狂叫不止 , 聋子毫无察觉 。进到里屋见了主人 , 互相作揖之后 , 他对主人说:“府上的狗想是昨夜没有睡觉?”主人问:“何以见得?”聋子说:“此狗见了小弟就不停地打呵欠 。”
5、问路
一近视眼迷路 , 见道旁石上栖歇一鸦 , 疑是人也 , 遂再三诘之 。少顷 , 鸦飞去 , 其人曰:“我问你不答应 , 你的帽子被风吹去了 , 我也不对你说 。”
译文:
有个近视眼迷了路 , 看见路边一块石头上站着一只乌鸦 , 以为是人 , 就上前去问路 。问了几次 , 都不见回答 。过了一会儿 , 乌鸦飞走了 。近视眼自言自语地说:“哼 , 刚才我问你不答应 , 你的帽子被风吹走了 , 我也不对你说 。”
文言文幽默故事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以春天的柳絮比喻冬天的白雪.. 汝彼娘之大去老妪 ,  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  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 , 定当顶不少于两三句 。愤也 , 小憩者 , 非止吾也 , 何也点而言之? 况乎余尚未失神 , 其冤枉也 。汝有何能? 若真有能 , 何也伏于案上之学子者多于半者? 厌汝者十者多有六 , 汝良乎?其数可见也 。前事不咎 , 今日之事则可恶也 , 而令吾所气愤 。母之 , 诚彼娘之非悦 。偷肉 某甲去京城卖肉 , 在路旁一厕所前停下来解手 , 把肉挂在外面 。某乙见此 , 忙把肉偷 去 。还没来得及走远 , 甲已经走出厕所 , 抓住乙 , 问乙是否看见有人从厕所旁拿走了他的 肉 。乙恐甲识破 , 早把肉衔在嘴里 , 不耐烦地说:“你真是个笨蛋!把肉挂在门外 , 哪能不 丢?如果像我这样 , 把肉衔在嘴里 , 岂有丢失之理?” ——魏·邯郸淳《笑林》 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徐之才极有口才 , 尤善于文字游戏 。在他未封王时 , 尝与尚书王元景戏 耍 。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 , 说:“你的名字叫‘之才’ , 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 ,  叫‘乏才’还差不多 。”徐之才听了 , 不恼不怒 , 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 ,  左边加上言为‘ㄍ摆俊保拷愠闪恕瘛由暇弊闶歉觥怼恚 出角、尾就变成‘羊’ 。”王元景听了 , 张口结舌 , 尴尬万分 。又有一次 , 徐之才宴请客人 , 卢元明也在座 。席间 , 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 “‘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 。”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 —“卢”(繁体为“卢”)字:“‘卢’这个字 , 安‘啊印稹悺 生男成‘虏’(虏)’ , 配‘马’(马)成‘驴’(驴) 。”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 , 无言 以对 , 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燕窝与牛犊 侯白后来做了唐朝的官员 , 经常跟人们在一块猜谜语 , 侯白先对众人约法三章:“所猜 之物 , 一、必须是能看见的实物;二、不能虚作解释 , 迷惑众人;三、如果解释完了 , 却见 不到此物 , 就应受罚 。”接着他先出谜面:“背与屋一样大 , 肚与枕(车后横木)一样大 ,  口与杯子一样大 。”大家猜了半天 , 谁也没猜中 , 都说:“天下哪里有口和杯子一样大而背 却和屋一样大的物件?定无此物 , 你必须跟我们大家打个赌 。”侯白跟众人打完赌 , 解释 说:“这是燕子窝 。”众人恍然大笑 。又有一次 , 侯白出席一个大型宴会 。席间 , 大家都让他作个谜语助兴 。所猜之物 , 既不 能怪僻难识 , 又不能抽象不实 。侯白应声而道:“有物大如狗 , 面貌极似牛 。这是何物?” 众人竞相猜个不停 , 有的说是獐子 , 有的说是鹿 , 但都被大家否定了 。便让侯白说出谜底 。侯白哈哈大笑道:“这是个牛犊 。”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 , 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 , 上书朝廷 , 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 。玄宗 李隆基 , 对他非常敬重 , 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 , 与唐玄宗辞别 , 不由得老泪纵横 。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知章说: “臣知章有一犬子 , 尚未有定名 , 若陛下赐名 , 实老臣归乡之荣也 。”玄宗说:“信乃道之 核心 , 孚者 , 信也 。卿之子宜名为孚 。”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 , 知章不觉大悟 , 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 。我是吴地人 , ‘孚’字乃是 ‘爪’字下面加上‘子’字 。他为我儿取名‘孚’ , 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宋·高怿《群居解颐》 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喜欢作诗 。一天 , 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 , 下榻在一个旅馆 。夜间 , 他听到邻屋里有 人说话:“一首 。”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 。”艾子莫名其妙 , 困意全无 , 一夜无眠 。躺到拂晓 , 共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 , 亦即六七首也 。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 人 , 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 , 心里油然产生敬意 , 又爱那人文思敏捷 , 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一大早 , 艾子就披衣下床 , 整好冠带 , 站在门口迎候 。不一会儿 , 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 模样的人来 , 身材瘦弱 , 一脸病相 。艾子感到很失望 , 心想:就凭这副尊容 , 哪像个诗人? 也许 , 人不可貌相 , 不能盲目揣度 。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 , 能否让学生我 看一下 。”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 , 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 。”始终拒绝拿出诗 来 。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 , 不一会儿又说‘一首’ , 难道那 不是诗吗?” 那人听了 , 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 。昨夜我肚子不好 , 每泻一次 , 夜里找不到手 纸 , 于是就用手揩 。一夜腹泻不止 , 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 。我说的‘手’ , 不是诗篇之 ‘首’ 。”艾子听了 , 羞惭不已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 文字游戏 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 , 前去荆公处祝贺 , 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 ‘竹’鞭‘马’为‘笃’ 。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 , 又有什么可‘笑’ 的?”荆公笑而不答 , 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 , 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 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 , 其子七兮’ , 加上它们的爹娘 , 恰好是 九个 。” 王荆公听了 , 欣然点头应允 。时间长了 , 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三分诗 , 七分读 秦少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 , 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 。未等东坡看诗 , 他自 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 , 直读得感情四溢 , 声闻左右 。吟完诗 , 征询东坡的意见:“祥正 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 。”郭祥正大喜 , 又问何以能有十分 。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 , 七分来自读 , 三分来自诗 , 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免税 苏东坡被朝廷贬谪黄州时 , 监管黄州的贸易税收工作 。有一个书生给东坡写了一封信 ,  请求减免他家的税收 。信中说: “我的船上没有什么货物 , 因此无法纳税 。一切听凭大人您的指挥 , 请求您让我到荆南 府取回亡父的灵柩吧 。” 众官员看了 , 笑得前仰后合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好了你 苏东坡生性豪爽率直 , 内心最存不住事 , 他曾说:“比如食中有蝇子 , 必欲吐之而后 快 。”晁美叔(晁端彦字)每次往见东坡 , 东坡都说这样的话 。有一次 , 东坡对美叔说:“我被昭陵选拔在贤科 , 当时的文魁俊彦 , 往往相结为知己 。皇上在便殿召群臣策对 , 我每每直陈时事 , 都蒙皇上赞许采纳 。不久 , 我便屡屡呈上章疏议 事 , 词旨虽然很剀切直率 , 皇上也从不怨怒 。假使不是我给朝廷提建议 , 又有谁能提中肯的 建议呢?我现在所担心之事 , 只不过害怕朝廷杀我罢了 。”美叔闻之 , 默然无语 。东坡长叹良久 , 又说:“朝廷如果真要杀我 , 我这条小命又有什么可惜的 。只是有一件 事 , 杀了我以后 , 反倒好了你 。” 二人遂相对大笑而起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瓦学士 诗人石曼卿(石延年字)性嗜酒 , 有李谪仙(太白)之奇才 。曼卿举止放荡 , 善为谈谐 幽默之语 。有一次 , 石曼卿乘马游览报宁寺 , 牵马人一时失控 , 马惊走 , 曼卿不慎坠马落地 。侍从 人员连忙把他搀起来扶上马鞍 。行人见此 , 都聚拢来围观 , 都以为他一定会大发雷霆 , 把这 个牵马人痛骂一阵 。不料 , 石曼卿却慢悠悠地扬起马鞭 , 半开玩笑地对牵马人说: “幸亏我是石学士 , 如果是瓦学士的话 , 岂不早被摔碎啦?” ——宋·邢居实《拊掌录》 换羊书 黄庭坚开玩笑地对苏轼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戏称为换鹅字;今人韩宗 儒为人贪得无厌 , 每得到您的一幅字 , 便到殿帅姚麟那里换取十斤肉 。如此来说 , 可以称您 的书法为换羊书了 。” 一天 , 苏轼在翰林院撰述正忙 , 这时韩宗儒派人送来一封信 , 目的是想让苏轼回信 , 以 便拿他的字换肉 。来人站在门庭下 , 督催甚急 。苏轼笑着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上司 ,  今天就断了他的肉食吧 。” ——宋·邢居实《拊掌录》 老婆子涂面 晋人王蒙清约自守 , 家中每有来客 , 必是清茶相待 , 时人戏称为“今日有水灾” 。苏东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 , 主人热情好客 , 一遍遍地劝茶 , 东坡不胜受窘 , 笑对主人 说:“正所谓老婆子涂面 。”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宋·邢居实《拊掌录》 延年术 蒲传正任杭州太守时 , 一天 , 有个方术之士前来拜谒 。这方士大约九十多岁 , 然而面容 却像婴儿一样鲜嫩 。蒲传正愉快地招待他 , 二人谈得甚是投机 。传正便向他请求延年长寿 术 。方士回答说:“我的长寿术极为简便易行 , 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禁忌的 , 只有一件须牢 记 , 必须禁绝性欲 。” 传正听了 , 俯首沉思良久 , 感叹道:“如果是这样 , 那么即使寿逾千岁又有什么益处 呢?”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忌说“落”字 唐代的柳冕秀才 , 生性最是多忌讳 。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 , 举子们跟他说话 , 有不注意 而说“落”字的 , 便忿然而怒 , 出语不逊 。如果是仆人误犯“落”字 , 他便用棒痛打 。因 此 , 仆人对他说话时 , 常常把“安乐”说成“安康” 。这一天 , 他忽听人说榜书贴出来了 , 连忙派仆人前去观看 。不一会儿 , 仆人就跑回来 ,  柳冕慌忙迎上前去问道:“榜上有我的名字吗?”仆人唉声叹气地答:“秀才康了 。”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贞洁娘子 许义方的妻子刘氏 , 常常以正派贞洁自诩 。有一次 , 许义方出发在外一年多 , 刘氏在家 独守闺房 。一天 , 许义方处理完事务后突然回到家里 , 对妻子说:“我出门在外 , 一年有余 , 你在 家中独居无聊 , 岂不经常和邻居亲戚们走动走动吗?” 刘氏告诉他:“自从郎君外出后 , 我就像没了头魂一般 , 每天只是闭门自守 , 从来没出 过家门 。” 许义方听了 , 连连叹息不已 。又问妻子平时如何自寻乐趣 , 刘氏答道:“哪里有什么乐 趣?只不过经常作点小诗以寄托情性罢了 。” 义方闻之甚喜 , 便让妻子把诗取来观看 。不看不知道 , 一看吓一跳——原来开卷第一首 诗的题目就是:《月夜招邻僧闲话》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艾子杖孙 艾子有一个孙子 , 年龄有十多岁 , 性情懒惰顽劣 , 不爱读书 。艾子非常讨厌他 , 经常用 楸木杖打他 , 但他老是不改 。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 , 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 掉 , 因此 , 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 , 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 。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 , 愈加愤 怒 , 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 , 儿子也无可奈 何 。一个冬天的早晨 , 下着鹅毛大雪 , 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 。艾子发现了 , 脱光孙子的衣 服 , 命他跪在雪地上 , 冻得他浑身发抖 , 直打寒颤 , 煞是可怜 。儿子也不敢再求情 , 便脱去 衣服跪在其子旁边 。艾子见了 , 惊问道:“你儿有过错 , 理当受此惩罚;你有何罪 , 跟他跪 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 , 我也冻你的儿子 。”艾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 饶恕 了他们父子 。——明·陆灼《艾子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