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早稻播种育秧技术指导

今天分享一篇【谷雨时节早稻播种育秧技术指导】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早稻播种
4月4日清明 , 20日谷雨 , 本月正值春播季节 , 各地农事着重是做好早稻播种育秧技术指导工作 。
一是水稻种子的处理 。种子经过精选、晒种、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 , 可以保证用纯净、饱满、无病、发芽率高、生命力强的种子播种 , 为培育壮苗提供良好的基础 。种子处理要注意把好种子消毒和浸种关 , 一般用50%浸种灵3000—4000倍浸种或80%4022000倍浸种36小时 , 用402浸种后需用清水漂洗后催芽 。
二是种子催芽 。催芽必须协调好水分、空气、温度三者关系 , 催芽方法很多 , 但按照种子发芽特点 , 催芽可概括成“保温露白、适温催根、保湿催芽、摊晾锻炼”四个阶段 , 种子吸足水分后要保持温度35—38度 , 经一昼夜即可破胸露白 。露白前后 , 因种子呼吸作用突然加剧 , 产生大量的热 , 此时必须严密注意 , 温度不能超过40度 , 防止烧芽 。露白后 , 翻幼种子散热 , 并结合淋水 , 将各堆温度降到30—32度 , 经10多小时 , 待齐根后 , 经常淋水保湿 , 使各堆保持25度左右 , 促进根短芽壮 。当根芽出齐后 , 将各堆推平厚度约3寸 , 每天淋冷水1—2次 , 保持16—20度炼芽1—2天 , 以增强抗寒能力 。
三是育秧方式 。因品种茬口不同而异 , 早稻上一般采用薄膜覆盖育秧为主 , 以防止烂秧 , 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 。
四是播种期 。播种量和秧令 , 我市早稻春播时间以气温稳定通过10—12度为育秧的起始时间 , 一般在3月下旬 。一般早稻早熟品种秧令 , 为25天左右 , 中迟熟品种30天左右 , 所以早熟品种一般在4月1—5日播种 , 中迟熟品种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直播栽培的在4月15—18日播种) , 每亩播种量早稻空闲 , 绿肥茬亩播50公斤 , 早熟春花田茬口亩播40公斤 , 迟熟春花田茬口亩播30公斤 , 杂交早稻亩播种量要减半(直播栽培每亩播种量8—10斤) 。
五是秧苗管理 。水稻苗期管理根据秧苗生育特点 , 可分为扎根冒青前后、三叶期前、三叶期后三个阶段 。种谷落田后进行塌谷 , 撒上复盖物 , 保湿保温 , 随着芽鞘伸长 , 第一片不完全叶冒青 , 接着从芽鞘内伸出第一片完全叶 , 同时芽鞘口发生不定根 , 秧苗开始扎根竖苗 。此时 , 秧苗呼吸旺盛 , 需氧量大 , 秧田灌水要严格掌握 , 晴天满沟水 , 阴天半沟水 , 既要保持秧板湿润 , 又不能使水满上秧板 。否则 , 水分过多空气不足 , 秧苗迟迟不扎根 , 甚至出现烂芽倒苗现象 , 由于幼苗抗寒力强 , 即使遇到一般低温 , 也不要灌水上秧板 。
秧苗冒青扎根至三叶期前 , 从自养生长(利用种子贮藏的养分进行生长)逐步过渡到异养生长(利用自身光合作用产物生长) , 抗寒力弱 , 如冷热不当 , 肥水失调 , 根系活力减低 , 吸收能力减弱 , 体内营养不能自给 , 就会引起青枯或黄枯死苗 。为了有利于保温和满足秧苗伸长时对水分的要求 , 晴天可灌薄水上秧板 , 天雨放干沟水 , 遇到强冷空气 , 要灌半腰水护苗 , 回暖期勤换水 。二叶一心期 , 及时施用“断奶肥” , 提高秧苗素质 。
三叶期后 , 要灌浅水上秧板 , 稀播长秧令要及时追肥 , 促进分蘖 , 拔秧前4天左右 , 施好“起身肥” 。
【谷雨时节早稻播种育秧技术指导】早稻薄膜覆盖育秧 , 膜内和膜外温差很大 , 管理不当 , 容易引起死苗 。秧田管理要特别注意调节好温湿度 , 一般出苗之前保持密封状态 , 出苗以后遇晴暖天气 , 要严格掌握膜内温度 , 如超过30度就要两头通风 , 如温度继续升高 , 就要掀开薄膜中段甚至揭开一半通风 , 必须注意晴暖天气通风要在上午8—9点膜内外温差较小时开始 , 切忌在中午温度增高时骤然揭膜 , 以免卷叶青枯 , 导致死苗 。通风必须结合灌水 , 一般要先灌水后揭膜 。此外 , 薄膜覆盖育秧还要注意防止雨后积水压膜和大风掀膜 , 提倡搭低架地膜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