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之日养生四要点

今天分享一篇【惊蛰之日养生四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惊蛰之日养生四要点】每年的3月4日~7日 , 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 , 春雷始鸣 , 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 , 万物出乎震 , 震为雷 , 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春雷响 , 万物长” , 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 , 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农谚说:“过了惊蛰节 , 春耕不能歇”到了惊蛰 , 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 , 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 , 阴血相对不足 , 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 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 , 生机盎然 。
惊蛰时节保健养生要遵循以下四大要点:
一、饮食方面: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 , 饮食应清温平淡 , 并应顺肝之性 , 助益脾气 , 令五脏和平 。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 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 , 乍暖还寒 , 气候比较干燥 , 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 , 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梨的吃法很多 , 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
饮食宜清淡 , 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 , 刺激性的食物 , 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
二、预防疾病
正气内存 , 邪不可干 。”意思是说 , 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 , 邪气不易侵入机体 , 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所以 , 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 , 切忌妄动肝火 , 否则肝气太盛 , 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
春季与肝相应 , 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惊蛰时节 , 属肝病高发季节 , 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 , 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三、运动方面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 ,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 万物以荣 。夜卧早行 , 广步于庭 , 披发缓行 , 以便生志 。”意思是说 , 春季万物复苏 , 应该晚睡早起 , 在室外缓缓散步 , 有助于身体健康 。
所以 , 这个时节的运动 , 不宜太过激烈 。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 , 需要循序渐进 。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
四、起居方面
惊蛰过后 , 气温逐渐升高 , 气候变暖 , 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 , 这就是俗称的“春困” 。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 , 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 , 心情平静 , 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 , 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 , 按摩面部和搓脚心 。可推动血气运行 , 温补脏腑 , 安神宁心 , 消除一天的疲劳 , 利于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