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法 原型法的特点


原型法 原型法的特点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原型法的特点,原型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型法(Prototyping)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 特别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Relational Data Base System , RDBS)、第四代程序生成语言(4th Generation Language , 4GL)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从设计思想、工具、手段都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 。
2、它摒弃了那种一步步周密细致地调查分析,然后逐步整理出文字档案,最后才能让用户看到结果的繁琐作法 。
3、 原型法?。?)优点: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 系统开发循序渐进,反复修改,确保较好的用户满意度;开发周期短,费用相对少;由于有用户的直接参与,系统更加贴近实际;易学易用 , 减少用户的培训时间;应变能力强 。
4、?。?)缺点:不适合大规模系统的开发;开发过程管理要求高,整个开发过程要经过“修改—评价—再修改”的多次反复;用户过早看到系统原型,误认为系统就是就是这个模样 , 易使用户失去信心;开发人员易将原型取代系统分析;缺乏规范化的文档资料?。?)适用范围: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系统;涉及面窄的小型系统不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难以模拟;存在大量运算、逻辑性强的处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处理过程不规范;大量批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法也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开发复杂的大系统时 , 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 。
5、它也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
6、1基本思想: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开发中,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 , 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
7、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 。
8、这六个阶段构成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
9、2优缺点生命周期法的突出优点是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 , 即自顶向下的观点 。
10、它从时间角度把软件开发和维护分解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目标 。
【原型法 原型法的特点】11、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可操作性 。
12、另外,每个阶段都对该阶段的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保证了软件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
13、实践证明,生命周期法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
14、但是 , 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较长,因为开发顺序是线性的 , 各个阶段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前阶段所犯的错误必然带入后一阶段,而且是越是前面犯的错误对后面的工作的影响越大,更正错误所花的工作量就越大 。
15、而且,在功能经常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变化要求,不支持反复开发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