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经典代表作 山水诗十大代表作及介绍赏析


山水诗经典代表作 山水诗十大代表作及介绍赏析

文章插图
1、《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赏析:“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 以声写景 , 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 , 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以动写静 , 一“惊”一“鸣” , 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 , 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第一、三、四句写出了第二句的“夜静” , “空”还表现了诗人作为禅者的洒脱心境 。
2、《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赏析:“空山不见人” , 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人语响” , 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 , 由声而色 , 深林 , 本来就幽暗 , 林间树下的青苔 , 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 。寂静与幽暗 , 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 。这首诗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
3、《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赏析:起句写诗人所处环境非常幽静 ,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 , 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 。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 , 又写了弹琴、长啸 , 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末句写到明月来照 , 与上句的“人不知”相对照 。
4、《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赏析: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 , 颔联天色已暝 , 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 , 却有青松如盖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 , 但秋景更佳 , 愿意留下来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 , 而各有侧重 。颔联侧重写物 , 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 , 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 , 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
5、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 , 花团锦簇 , 春光无限 , 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 , 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 , 令人回味无穷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 , 只要坚定信念 , 勇于开拓 , 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
6、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赏析: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 ,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 , 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 , 一叶小舟 , 一个老渔翁 , 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 , 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 , 一尘不染 , 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 , 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 , 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 , 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 , 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 , 远离尘世 。
7、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 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 , 构思奇特 , 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 , 说“帝遣银河一脉垂 , 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
8、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 , 白帆红日 , 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 , 而是流动的 。随着诗人行舟 , 山断江开 , 东流水回 , 青山相对迎出 , 孤帆日边驶来 , 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 , 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 , 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 , 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
9、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 ,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 , 写山 , 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 ,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 , 写水写得景象壮观 , 气势磅礴 。这里 ,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 ,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 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 , 也如临其地 , 如见其景 , 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
10、《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 , 连山到海隅 。
白云回望合 , 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 , 隔水问樵夫 。
赏析:
【山水诗经典代表作 山水诗十大代表作及介绍赏析】诗人王维的《终南山》 , 以游踪为线索 , 以时空变换为顺序 , 从不同的视点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观和气象万千 , 真正达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 并为后世“天下修道 , 终南为冠”作了最嘹亮的领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