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壳窗”“蚵壳厝”,和贝类一起住在壳里……( 二 )


此外 , 蛎灰还被运用于一项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剪黏 。 剪黏也称为“剪花” , 流行于中国福建南部、广东潮汕、台湾西部和越南等地区 , 属于一种镶嵌式的浮雕艺术 , 是庙宇及建筑装饰重要组成部分 。 剪黏顾名思义就是“先剪后黏” , 手工艺人将瓷器加工成形状大小不一的瓷片 , 再利用蛎灰等调成的黏合剂 , 根据需要将瓷片黏成人物、动物、花卉或山水等造型呈现出美丽的剪瓷作品 , 将其装饰于建筑物的屋檐、墙面等外立面和内部厅堂 , 尽管经过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和盐碱侵蚀 , 但依然光彩熠熠 。
贝壳巧固基
2021年7月25日 , 泉州的“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世界遗产 , 包括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 。 其中就有被誉为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原名万安桥) 。
“蚝壳窗”“蚵壳厝”,和贝类一起住在壳里……
文章图片
洛阳桥始建于宋朝 , 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 当年泉州太守蔡襄在主持洛阳桥造桥工程时 , 首创了“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法”“浮运架梁”等技术 , 在世界桥梁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最终使水阔浪急的洛阳江“天堑变通途” 。
“蚝壳窗”“蚵壳厝”,和贝类一起住在壳里……】洛阳桥首创的“种蛎固基法”用的就是牡蛎 。 牡蛎是营固着生活的贝类 , 它们成熟后会在体内分泌一种黏液 , 将自己牢固地固着于礁石等物体上 。 这种黏液是黏性极佳的生物胶 。 为了把桥基涵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 , 造桥工匠们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牡蛎 , 巧妙地利用牡蛎繁殖速度快、分泌的生物胶附着力强的特点 , 开创了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
贝壳为明瓦
双壳纲贝类海月 , 别称“窗贝” , 用其做明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 南宋地方志《宝庆四明志》曾记载:“海月 , 形圆如月 , 亦谓之海镜 , 土人鳞次之 , 以为天窗 。 ”到了明清时期 , 海月作为窗户的透光材料在江南一带逐渐普及 。 苏杭一带称之为“蠡壳窗” , 岭南一带称之为“蚝壳窗” , 不少的诗词典故都可以觅其踪迹 , 比如清代诗人黄景仁在《夜起》中写道:“鱼鳞云断天凝黛 , 蠡壳窗稀月逗梭 。 ”
“蚝壳窗”“蚵壳厝”,和贝类一起住在壳里……
文章图片
当然 , 由于海月贝壳结构自身的局限性 , 其作为窗材仍然有一定的缺陷 , 尤其在多雨潮湿的江南 , 需要定期管护和保养 。 到了民国 , 由于低廉的、透光性更好的玻璃被广泛使用 , 海月作为窗户材料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现在 , 只有一些苏州园林和岭南的一些古园林建筑(如顺德清晖园)中才能看到古老的“蠡壳窗”或“蚝壳窗” 。
从寒武纪早期至今 , 贝类的祖先历经了5亿多年 , 躲过了5次生物大灭绝 , 扩展到11万种 , 充分体现了演化过程中贝类的生存智慧 。 人们对贝类生存智慧的运用不仅使贝类物尽其用 , 还在历史的长河中照亮文明 , 给世界增添一笔别样的美 。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 原标题《建筑中的贝类智慧》 , 作者刘毅 , 有删改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