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名录 阜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阜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名录 阜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文章插图
颍上花鼓灯
项目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颍上县
批准时间:2006年
简介:花鼓灯是传播于安徽省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 。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 。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 。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界首市
批准时间:2006年
简介:历史上,界首彩陶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当地村民都以冶陶为生 。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 。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洛阳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的问世,更是轰动一时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其独特的造型艺术,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风韵 。
阜阳剪纸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阜阳市
批准时间:2008年
简介:阜阳很早即有剪纸出现和应用 。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 。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的应用范围很广 。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帽、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 。
肘阁抬阁
项目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临泉县
【阜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名录 阜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批准时间:2008年
简介:肘阁、抬阁,是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相传早于明代就有,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
界首书会
项目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界首市
批准时间:2008年
简介:界首书会发源于安徽省界首市任寨乡苗湖村,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
嗨子戏
项目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阜南县
批准时间:2010年
简介: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嗨子戏,主要流行于安徽西北部阜南、颍上、临泉,以及河南淮滨、固始、商城、息县等地 。
柳编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阜南县
批准时间:2010年
简介:黄岗柳编分布于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亦有“编筐打篓,养家糊口”的说法 。
淮北梆子戏
项目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阜阳市
批准时间:2010年
简介:原名沙河调,在声腔上属梆子腔戏 。沙河调源自秦腔,明末清初传入阜阳地区 。
杜氏刻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颍东区
批准时间:2014年
简介:杜氏刻铜创始于民国年间的杜星景先生,晚清时期,杜星景在北京学习刻铜技艺,师从刻铜大师陈寅生先生 。杜氏刻铜工艺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在阜阳所在的皖北地区有着重要影响,成为安徽地区最为精湛、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技艺之一 。
临泉杂技
项目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临泉县
批准时间:2021年
简介:临泉民间杂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生活气息浓厚,既体现中原的粗犷,又兼含江南的柔媚,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形成了“新、奇、巧、险”的艺术特色,具有观赏性强等特点,是临泉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