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坚壁清野的前提是什么

坚壁清野是兵家术语,古人打仗时,每遇强敌来攻 , 都会命令周边的村落焚毁房屋、运走粮草,然后关闭城门,龟缩不出 。敌军到来后,即使四处虏掠,也因野无所获,无法持久 , 最终像洪水退潮一样离去——当然,被牺牲的始终是那些住在城外的农民 , 他们不仅丢了产业,连容身之所也被烧掉了 。可是敌军退走后却很少有人去惦记这些弱势群体,人们忙着给守城将领论功行赏、个颂功德,彼此间弹冠相庆,仿佛靠龟缩就战胜了强敌一般 。
这种龟缩的方式虽然能保全侥幸自己,但谈不上胜利;鲁迅在《坚壁清野主义》就说道:
“‘坚壁清野’虽然是兵家一法,但这究竟是退守,不是进攻 。”
没有进攻,就不可能真正地退敌——待敌人休整之后,它必然会卷土重来——匈奴三次围攻西晋的洛阳,金人两次包围北宋的开封,这就是明证 。

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坚壁清野的前提是什么

文章插图

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
“坚壁清野”的前提是什么?
相传拿破仑对俄国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俄国人便在库图佐夫的指挥下采用“清野”的手段,他们把房屋拆毁,四处纵火,不惜焚烧自己的家园 。拿破仑的军队在莫斯科吸了一个月的北风,耐不住严寒与饥饿 , 终于被俄国人打跑了 。俄国人清野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的是等待冬天的到来 。
史书又说五代时,契丹人引兵入侵幽州城,当时的后晋大军正与后梁军队在黄河边对峙 , 无暇北顾 。负责镇守幽州的将领周德威便采用“坚壁”的策略,他下令关紧城门,不与敌人交锋 。任由阿保机进攻了二百余日 , 周德威始终龟缩不出,一直等待李嗣源、符存审率领的援军从南方赶来 , 才里外夹击,击溃敌人 。周德威坚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等待援军 。
因此,兵家提议“坚壁清野”,并非漫无目的的策略,而是为了等待时机 , 为了能够找到反守为攻的方法 。如果单纯为了“坚壁清野”而进行“坚壁清野”,那么唯有一死而已了——鲁迅写道:
“在兵事上,是别有所待的,待援军的到来,或敌军的引退;倘单是固守孤城 , 那结果就只有灭亡 。”
坚壁清野说白了就是为了等待反击机会而采用的一种被动防守策略,那种为了防守而防守的做法被称为“消极防御”,而为了进攻而防守的做法则称为“积极防御” 。如果明明知道进攻无望 , 援军不来,敌人不退 , 却还为了防御而防御,那等待的结果也只有灭亡这一条 , 它并不比力屈而降更好 。

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坚壁清野的前提是什么

文章插图

“社会不改良,‘收起来’便无用”
“坚壁清野”算是良策吗?那倒未必 。因为“社会上的事不比牢监那样简单,修了长城 , 胡人仍然源源而至,深沟高垒 , 都没有用处的 。”
汉末的董卓自知罪孽深重,他修筑郿坞 , 城墙比长安还高,里面积谷三十年 , 自夸“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结果等到他事败之后,非但“坚壁”不成,还连累九旬老母被杀于坞门 。
张献忠是历史上的“清野”大师 , 他令ABC三支军队杀完百姓之后,便令AB杀C,又令A杀B,再令A互相残杀 。反抗他的人要杀,跪舔他的人也要杀,鲁迅最初也不明白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后面他想通了——原来李自成打进北京要当皇帝了,于是张献忠就来了个清野 , 把百姓都杀光,让李自成做一个没有无民可治的皇帝 。
事实上 , 如果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 董卓又何须“坚壁”?而如果天下不太平、社会持续动乱,修了郿坞又有何用?明末的乱世给张献忠这种屠夫“清野”的机会 , 可是当清兵入关,秩序在武力压迫之下得到重建之后,这个曾经杀人如麻的屠夫也就一箭跌落马下,死在草丛中了 。
在乱世之中搞坚壁清野,这不过是乱上加乱罢了 。最稀缺的物质被董卓搜刮进郿坞里“坚壁”起来,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又被张献忠给持续“清野”掉了 。董卓不相信汉末的乱世能恢复到太平状态 , 张献忠也不认为李自成的统治是可接受的现实,他们都看不到未来,从而抱着悲观的心态去坚壁清野,造成种种灾难 。

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坚壁清野的前提是什么

文章插图

坚壁清野的本质就是无作为
鲁迅说我们的古哲和今贤都有着“澄清天下”的豪情,但偏偏缺少“澄清天下”的才能,遇事不顺,便缩回来、收起来,讲什么“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想专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实际上就是要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中去 , 坚壁起来了 。
每天都去澄清自己,只做思想上的功夫,这可比“澄清天下”省力得多了,既不用游走、又不用演说、还无需行动,反而能自诩高深、高尚——但无用就是无用 。
我们说过 , 坚壁清野是消极防御,遇见问题不寻找解决之道 , 而是要收起来、管起来、禁起来,压一压 , 只要不在这时候爆发就行了——“我死后 , 哪管他洪水滔天”——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作为,因为压制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容易 。
【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坚壁清野的前提是什么】当敌人入侵的消息传来时 , 我方不是出城迎敌,拒敌人于国门之外 。而是清扫村落,自己破坏自己的财产,然后任其深入,这种清野的手段难道不是懒惰吗?
当敌军来犯之时,守城者不是出去奋勇杀敌,挫败敌人的锐气,使其不敢再度来犯;而是龟守城池,在饥饿与恐惧中盼望敌军主动退去,这难道不是愚蠢么?
张献忠要杀李自成的支持者,但他懒得去分辨人群 , 便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这种做法是很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