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什么手法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什么手法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什么手法,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的意思是: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出处节选】《扬州慢·淮左名都》——宋·姜夔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5、【白话译文】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
6、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
7、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 , 凄冷的月色 , 处处寂静无声 。
8、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扩展资料《扬州慢·淮左名都》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 。
9、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 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 。
10、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 。
11、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 ,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 , 有感而发 。
12、2、《扬州慢·淮左名都》鉴赏姜夔有十七首自度曲,这是写得最早的一首 。
13、上片纪行,下片志感 。
14、时届岁暮,“春风十里”用杜牧诗,并非实指行春风中,而是使人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盛况 。
15、“过春风十里”同“尽荠麦青青”对举 , 正是词序中所说的“黍离之悲” 。
16、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口,后人常从其诗中了解唐时扬州的风貌 。
17、姜夔此词的下片即从杜牧身上落笔,把他的诗作为历史背景 , 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同眼前战后的衰败相比,以抒今昔之感,同时也借以自述心情 。
18、姜夔这年二十二岁,正可以风流年少的杜牧自况,但面对屡经兵火的扬州 , 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伤离念乱之感所淹没了 。
19、这是以艳语写哀情,可以说是此词的一个特点 。
20、作者并非追慕杜牧的冶游,实以寄托当前的哀感,不应多予责怪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什么手法】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