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经济与长期影响 |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12周年回顾与展望( 二 )


图2主要发达国家CPI同比
疫情、经济与长期影响 |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12周年回顾与展望
文章图片
来源:Wind
为了应对物价上升压力 , 主要国家央行相继提高政策利率 , 同步程度与加息幅度亦为近年来罕见 。 2022年9月22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 , 这已是年内第五次加息 , 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 同一天 , 瑞士央行也宣布加息75个基点 , 意味着欧洲地区所有央行政策利率不再处于负利率区间 。 随后多国央行也接连宣布加息 。
图3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利率
疫情、经济与长期影响 |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12周年回顾与展望
文章图片
来源:Wind
全球融资条件的趋紧 , 不仅带来经济下行压力 , 市场流动性骤然紧张还可能暴露此前积累的金融风险 。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 已经遇到资本外流压力 , 而且融资条件变化还推高了借贷成本 , 一些国家的违约风险增加 。 以土耳其为例 , 截至10月10日 , 该国5年期国债信用违约互换掉期(CDS)价格年内增长了35%(CDS可以看作对国债违约风险的度量) 。
虽然工资增长目前仍低于通胀增速 , 但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国家工资-通胀同步上涨的迹象 ,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 , 可能导致工资和物价持续上升并互相加强 , 给央行稳定价格水平带来更大的挑战 。 这也意味着主要国家央行需要更加坚定的行动 , 打破工资-通胀同步上升的螺旋 , 将通胀恢复至政策目标附近 , 从而维护央行的信誉 。
另一方面 , 主要国家推出的纾困计划也导致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率大幅上升 。 IMF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全球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97% , 尽管较2020年回落2.2个百分点 , 仍较疫情前的2019年高出13.4个百分点 。 据IMF估计 , 2022年发达经济体债务水平将进一步下降 , 从2021年占GDP的117.9%降至112.4%;但新兴市场与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水平还将进一步上升 。
高企的食品与能源价格给政府财政带来更多的压力 , 对整体债务水平形成支撑 。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估计 , 2022年8月食品价格比2019年高出45% 。 主要国家不得不提供政策支持以应对价格的上涨 , 多数国家宣布了超过GDP0.5个百分点的支持计划 , 这包括补贴、减税、现金转移等 。
收紧的全球金融条件让政府融资变得更具挑战 , 一些新兴市场与低收入国家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 。 IMF的统计显示 , 2022年低收入国家的国债溢价(spread)较一年前增长了50% 。 与此同时 , 收入的下滑将使得国家财政状况更具雪上加霜 , 特别是那些外债比例较高(非本币融资占比较高或债券大量由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国家 , 以及低收入国家 。 事实上 , 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的风险已经极高 , 这意味着需要新的妥善化解债务风险的手段 。
政策建议
通胀高企与缩小的财政空间指向一个共同的结果——增长前景弱化 。 这里也蕴含着更大的风险 , 如主要经济体央行没有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抑制通胀、金融条件收紧带来新兴市场资本流出与债务风险等 。 根据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的估计 , 全球增长风险(GaR)处于40年来的较高水平(GaR度量了经济下行风险) 。
我们用简单的图表形式刻画了三种不同的经济复苏 。 虽然全球经济似乎已经从新冠疫情的第一波冲击中恢复过来 , 但与2020年初的乐观预测不同 , 疫情后的复苏并不是V型的 , 即经济重新回到长期增长趋势线之上(情景1) 。 那么后疫情时代的复苏更可能是介于情景2与情景3之间;前者为经济从衰退中有限恢复 , 衰退造成的缺口没有被完全填补 , 长期增长潜力也未受到影响(情景2);后者为经济从衰退中有限恢复 , 衰退造成的缺口没有被完全填补 , 潜在经济增速降低 , 实际经济表现与长期趋势线的缺口不断的扩大(情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