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再也拿不出分文的患者、一边是术中安全,看这个医生的抉择

#头条创作挑战赛#
周一早上 , 麻醉科的王医生早早就来到内镜室 。 来得早 , 主要是这天上午比较忙碌 , 有两台ERCP麻醉 。
一边是再也拿不出分文的患者、一边是术中安全,看这个医生的抉择
文章图片
ERCP , 中文全称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 , 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 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 , 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 , 对胆道或者胰腺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 。
由于ERCP不用开刀 , 创伤小 , 手术时间短 , 痛苦小 , 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 , 深受患者欢迎 。
在短短几十年的应用发展中 , ERCP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 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
然而 , 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患者认知水平的提升 , 都严重考验麻醉科的技术能力 。 这是因为 , ERCP是手术室外具有较高风险的麻醉 。
一边是再也拿不出分文的患者、一边是术中安全,看这个医生的抉择
文章图片
ERCP技术刚刚发展之际 , 患者都是局麻的 。 但是 , 患者无法耐受长时间的操作以及恶心呕吐 , 常常迫使操作中断 。
后来 , 在内镜医师的“软磨硬泡”下 , 麻醉科开始给予镇静或者静脉麻醉的支持 。 然而 , 无法完全避免的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 常常使麻醉科陷入被动中 。
此时 , 术前还一片和气的内科和麻醉科 , 无声中却充斥着内科对麻醉科水平的质疑和不满 。
麻醉科这边 , 也苦哇:好心的帮助 , 却迎来内镜医生的不满以及水平的质疑 。
这样的结局 , 以至于很多地区已经将ERCP麻醉逐步转向气管内插管全麻 。
一边是再也拿不出分文的患者、一边是术中安全,看这个医生的抉择
文章图片
从安全角度来说 , 气管内插管全麻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安全的气道 。 尽管仍有可能出现循环抑制 , 但这难不倒善于掌控生命体征的麻醉医生 。
然而 , 气管内插管全麻超出静脉麻醉几倍的费用 , 常常使患者的经济压力陡然增加 。
这段时间 , 王医生的医院正在将静脉麻醉逐步转向气管内插管全麻 。 也就是说 , 没有特殊情况 , ERCP都要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 。
然而 , 内镜医生要求第一个ERCP还是采用以前的静脉麻醉进行 , 理由是患者没钱 。
听到内镜医生这样的要求 , 已逐渐适应并喜欢气管内插管全麻的王医生顿时有了想法:难道患者还能差这一千块钱?
带着不相信 , 王医生打算找患者了解一下情况:一方面 , 了解一下患者经济情况是否如内镜医生所说的困难;另外一方面 , 确认患者是否符合静脉麻醉的条件 , 这也是最重要的 。 毕竟 , 没有安全的情况 , 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
看到患者后 , 王医生陷入了纠结之中 。 他发现 , 患者的经济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衣裤摞着不少补丁;面黄肌瘦的脸色 , 极差的营养状况透露着严重的病情 。
一边是再也拿不出分文的患者、一边是术中安全,看这个医生的抉择
文章图片
打听到家庭情况后 , 更是让王医生陷入了纠结:患者无儿无女 , 但人特别好 。 听随同来的邻居说 , 患者经常帮助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最重要的是 , 他还一直拿捡废品的钱资助一名贫困学生 。
此时 , 王医生心中的天平已完全向这位可敬的患者倾斜 , 他要用自己的技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为了确保术中安全 , 王医生找来了全麻所用的所有物品和药品 。 一旦必须得全麻 , 立即上全麻 。
然而 , 理想是丰满的 , 但现实是残酷的 , 麻醉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体质非常不耐麻药 。 用了静脉麻醉药之后 , 体动消失的同时自主呼吸也会消失 。 同时 , 直线下滑的生命体征也让王医生担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