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全诗 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解释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全诗 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解释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解释,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全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2、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 , 路长人困蹇驴嘶 。
3、一.题解要点:1出处:东坡全集2体裁:七言律诗3释题:和,音ㄏㄜˋ,和诗也 , 作诗术语 , 依照所和诗词韵脚所属的韵部,选择同步韵字来作诗词,称之为「和」 。
4、4背景:1宋仁宗嘉佑元年(西元一0五六年)苏洵带领苏轼、苏辙至京应考,途中路过渑池县寄宿奉闲和尚居室 , 并在壁上题诗 。
5、2嘉佑六年苏轼往赴凤翔任官,途中再经渑池,获弟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诗,即和其诗韵写了此诗 。
6、5主旨:本诗以怀旧为题材,抒写人生无常的慨叹,并以昔日的坎坷艰难与弟共勉 。
7、6内容:前四句是议论 , 譬喻人生无常的慨叹;后四句是叙述,追忆往日艰难的情境 。
8、7文评:1本诗不作抽象的思辨与推理 , 而借生动的形象,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受,这种手法正是宋代哲理诗的特色 。
9、2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10、」采「单行入律」,对仗未工整,然意境自然灵动 , 正是东坡诗的本色 。
11、8音韵:平起首句不入韵 。
12、韵脚:泥、西、题、嘶(平声齐韵) 。
13、二.作者精要:1名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14、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
15、2生平:1禀性聪慧 , 由母亲程氏亲自授教 。
16、仁宗嘉佑二年,登进士第 。
17、2神宗熙宁四年,上书议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自请外放,历迁各州 。
18、后贬至海南儋州(今海南岛儋县)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全诗 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解释】19、3出知杭州,建西湖长堤(世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 。
20、后卒于常州 。
21、3学术:1思想恢弘,才气纵横 , 文笔雄深雅健 。
22、2其文汪洋宏肆,尤长于说理,策议论辩均所擅长,诗、词、书、画造诣亦高 。
23、3苏轼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亦同列名为「唐宋古文八大家」 。
24、4著作:着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书 。
25、三.要句解析:1.要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26、语译:人生所到之处像什么呢?应该像是飞鸿踏在雪地上 。
27、句旨:谓人生无常 , 世事易泯 。
28、2.要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语译:雪地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鸿雁飞走了 , 那里还计较脚印留在何处呢?句旨:谓人生在世,漂泊不定 。
29、3.要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
30、语译:老和尚已经过世了 , 变成一座新建的葬骨塔,墙壁毁坏,再也看不见旧日壁上的题诗 。
31、句旨:谓奉闲和尚刚过世不久,而寺壁毁坏,往日题壁诗4.要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32、语译:你还记得当年坎坷艰辛的旅途吗?路途遥远、人已疲累 , 所乘的跛脚驴啼声悲鸣 。
33、句旨:以往日赴京应考旅途艰困的情景与弟共勉 。
34、四、修辞重点:1.譬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35、2.示现路长人困蹇驴嘶 。
36、3.顶针应似飞鸿踏雪「泥」 。
37、 「泥」上偶然留指爪 。
38、4.对偶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
39、五、形音义辨:1.雪泥鸿爪-雪地上偶然留下的指爪痕 。
40、后比喻人生境遇变化无常 。
41、2.无由-无法、无从 。
42、3.崎岖-山路高低难行的样子 。
43、此喻世路坎坷艰辛 。
44、4.蹇驴-跛足的驴子 。
45、蹇,音ㄐㄧㄢˇ 。
46、5.嘶-驴子悲鸣声 。
47、六、成语运用:1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或以喻人生聚散无常,有如鸿雁留于雪上的爪印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