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家分晋故事,后人有何感悟?曹操:反着来就好

司马光老爷子在资治通鉴中 , 对三家分晋这段 , 描述的可谓非常细 。
细致到啥程度 , 前因后果交代的妥妥当当 , 这在资治通鉴中 , 可是非常少见的 。
由此可见 , 老爷子对这段的认知非常用心 。
用心的根源 , 不过是在帝王书中抒发对于继承人问题的无限感叹 。
封建帝王时代 , 继承人无疑是决定国家延续关键 , 一人绝天下时代 , 选不好后人无疑是灾难 。
看三家分晋故事,后人有何感悟?曹操:反着来就好
文章图片
(晋国霸业)
由此才有了对晋国五项全能冠军智瑶的无情解析 。
何以无情 , 看看智瑶就懂了 。
春秋末期 , 晋国是毫无疑问的最牛国家 , 貌似春秋五霸之一 , 其实能和晋国争锋的 , 不过寥寥一国 , 楚国而已 。 晋楚争霸贯穿于春秋五霸更迭的全程 , 后续的吴越争霸 , 实质不过晋楚争霸的延续 。
因此才有晋文公的大名鼎鼎 , 开创晋国霸业 , 不出名都难 。
可惜的是 , 开创者有时也是引祸者 。
晋文公在历经艰难 , 辗转回到晋国后 , 有感晋国宗族势大 , 长期互相碾压现实 , 开启摒弃公族扶持新人步伐 , 进而在后续 , 成晋国政治生态的常态和分裂的因由 。
经历过百来年发展之后 , 晋国王室衰微 , 渐渐成了六大夫天下 。
除了后续韩赵魏三家之外 , 还有智氏、范氏和中行氏 。
六家争锋 , 不符合三角稳国定律 , 格局维持没多久 , 势力最大的智氏就兼并了范氏和中行氏 , 进而成了晋国最牛的势力 。
看三家分晋故事,后人有何感悟?曹操:反着来就好
文章图片
(分了分了)
一家并两家 , 制衡另三家 , 当时智氏无疑在晋国政治版图中占重要位置 。
志得意满之余 , 对于家族延续 , 难免要慎之又慎 。
当政的智宣子当然如此 , 于是在一众儿子中选了好久 , 最后决定选择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智瑶为继承人 。 面对家主千头万选的继承人 , 族中一长者智果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 这不同意理由 , 也让人大跌眼镜 。
智果说智瑶太优秀了 , 属五项全能型人才 。
长的漂亮、射箭厉害、唱歌又好 , 还善辩论 , 性格果敢刚毅 , 这样的人才 , 是绝对不能当老大的 。
看三家分晋故事,后人有何感悟?曹操:反着来就好
文章图片
(五项全能)
这话一出 , 让智宣子一头雾水 , 啥啥啥!
我儿子这么优秀 , 为什么不能当继承人 , 刚毅果决不是领导人必备素质吗?
长者智果悠悠的说 , 优点太多 , 但有个致命缺点“不仁” 。
所谓仁者无敌 , 人的品行决定了他的上限 , 这不仁之人 , 上限也有限 。
果不其然 , 智瑶因为太过嚣张 , 太过牛逼哄哄 , 最后成了三家分晋的牺牲品 。 身死家灭为天下笑不说 , 就连头骨都被做成酒器 , 成了胜利者的收藏品 。
这 , 对于一个五项全能的人而言 , 无疑是悲催的结局!
那么为何会如此咧?
司马光说出了言外之意 , 真正的人才必须要“德才兼备” , 德意思为要仁 , 要诚 , 要信 , 至于才 , 具体的才并不算什么 , 外表重要内涵更重要 。
像智瑶那样的人:长的帅适合去选美 , 会射箭适合去奥运会 , 唱歌好适合参加选秀 , 辩论好可以参加奇葩说 , 至于性格果敢有时候和鲁莽也挂了等号 。
这样的人 , 难免就有个问题!
那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够帅够酷 , 但言行口无遮拦 , 仿如没心没肺花花公子 。
这也深谙中国一句古话 , 未经磨难那成人?
果不其然 , 这个五项全能口无遮拦的花花公子智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