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训明教授又一研究问鼎国际知名期刊!卒中复发率降24%

远隔缺血适应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人群具有保护作用
2022年10月28日 , 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领衔 , 联合国内84家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RICA研究结果在《TheLancetNeurology》发表: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 , 长程远隔缺血适应使卒中复发率降低24% , 使心脑血管疾病降低30% 。 (LancetNeurol.10月28日在线版)
RICA研究共纳入3033名缺血性卒中或TIA归因于颅内责任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为50%~99%的受试者 , 中位随访期为3.5年 。 受试者每天通过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进行1次双上肢缺血适应治疗 , 持续12个月 。 在依从远隔缺血适应的受试者中 , 长程远隔缺血适应显著降低主要终点结局(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试验组14.7%vs.对照组18.7%) 。 同时发现 , 长程远隔缺血适应显著降低复合终点结局(卒中、TIA、心肌梗死)的发生(试验组17.6%vs.对照组24.1%;HR为0.70 , 95%CI0.56~0.88) 。
吉训明教授又一研究问鼎国际知名期刊!卒中复发率降24%
文章图片
主要终点(缺血性脑卒中)的生存曲线
吉训明教授又一研究问鼎国际知名期刊!卒中复发率降24%
文章图片
复合终点(脑卒中、TIA、心肌梗死)的生存曲线
研究结果显示 ,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 , 长程远隔缺血适应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RICA研究为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提供了高级别的医学证据 。
吉训明教授又一研究问鼎国际知名期刊!卒中复发率降24%
文章图片
远隔缺血适应预防卒颇具前景
卒中是我国首位致死和致残性疾病 , 我国与欧美国家采用同样的防治指南 , 但是我国防控效果却不理想 , 发生率和复发率仍居世界首位 , 给社会、经济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 欧美人群卒中以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为主 , 而我国人群则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 是欧美人群的5倍(中国46%vs.欧美9%) 。 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可以施行手术或支架进行治疗 , 而针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 手术或支架临床研究并未得到阳性结果 ,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 尽管给予强化药物治疗 , 卒中年复发风险依然高达20% , 成为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重大社会难题 。
RICA研究针对这一类复发率最高、传统干预方法不理想的卒中类型进行研究 , 发现长程远隔缺血适应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这项研究为卒中人群带来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新型治疗手段 , 通过干预外周进而保护中枢 。 这是一种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内源性脑保护治疗方式 , 通过激发机体自身抗缺血缺氧潜能 , 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 该技术通过长期连续的双侧上肢间歇性血流阻断与恢复 , 调节人体免疫、神经及体液 , 从而激活内源性脑保护潜能 。 国际卒中学会主席MarcFisher教授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国际知名专家MarcChimowitz教授认为 , 远隔缺血适应是一种颇具前景的预防脑卒中的新方法 。
吉训明教授又一研究问鼎国际知名期刊!卒中复发率降24%】另一项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RICAMIS研究发现 , 应用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训练仪 , 脑卒中急性期给予2周远隔缺血适应可以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 远隔缺血适应对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房颤、肥胖超重、久坐缺乏运动等)有预防脑卒中作用 , 对心脑共病的人群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 为降低我国脑卒中导致的残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 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 , 使更多患者受益 , 助力健康中国 , 助力国家卒中百万减残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