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凭什么进四大名著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 , 进入四大名著 。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 , 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 。《水浒传》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 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 流传极广 , 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 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 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 , 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 , 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在《水浒传》中 , 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 这些形象有血有肉 , 栩栩如生 , 跃然纸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 , 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 , 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的性格 。诚然 , 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 , 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 , 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朝政腐败 , 官府无道 , 民不聊生 , 许多正直善良的人们被迫奋起反抗 , 最终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 , 但随后宋江对朝廷的投降使得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走向失败的故事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 , 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 , 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 , 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 , 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 , 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 , 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
【水浒传凭什么进四大名著】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 , 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 , 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 , 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 , 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 , 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 , 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 , 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 。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 , 意在表明“乱自上作” , 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 。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 。同时 , 小说还对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了一定的侧面描写 , 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 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