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时需要注意22点

今天分享一篇【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时需要注意22点】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拔罐 ,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 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传统治疗方法 , 它不但能治疗各种疾病 , 而且还能够强身健体 。但是拔罐需要注意哪些 , 大家知道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拔罐时的注意事项吧!
拔罐的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医师在拔罐之前应该严格认真的检查和讯网病患的身体情况 , 在确认患者并无适应证和禁忌证之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拔罐治疗 。
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 , 同时进行消毒 , 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 , 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 , 消除其恐惧心理 , 增强其治疗信心 。
2.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 , 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 , 肌肉放松 , 充分暴露拔罐部位 。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 。
(1)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势平躺在病床上 , 这个姿势适用于对前额、胸腹、头面、、上下肢前侧以及手足部的穴位进行拔罐的治疗 。
(2)俯卧位 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
(3)侧卧位 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 , 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
(4)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
(5)患者仰面端坐在椅子或者病床上 , 这个姿势适用于对头部前额、脸部、胸腹以及腿前等多个部位的穴位进行拔罐的治疗 。
3.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 , 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
4.术前消毒
确定治疗部位以后 , 用热毛巾擦洗待拔部位 , 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针刺或刺络拔罐时 , 则必须以酒精或碘酒消毒 , 待皮肤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发 , 则必须剃光毛发 , 洗净擦干后再拔罐 。
5.罐具预热
在秋冬季节或寒冷天气里拔罐 , 须将罐具用火烤或水烫进行预热 , 使罐具温度稍高于体温为宜 。罐温不可过高 , 以免烫伤皮肤 。
6.观察反应
罐具全部拔上后 , 要不断观察受术者的反应 , 询问感受 , 及时处理和调整不适 。如吸拔力太大产生疼痛 , 应适当放气减小吸拔力;若吸拔力太小负压不够 , 可起罐后再拔一次;如病人疼痛异常 , 头晕、恶心、心悸 , 或刺络拔罐出血过多 , 必须立即起罐检查处理 。
7.拔罐时间
大型号罐具吸力强大 , 每次可留罐5~10分钟;中型罐吸力较强 , 留罐10~15分钟为宜;小型罐吸力较小 , 留罐15~20分钟为宜 。
8.拔罐次数
常规治疗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每10次为1疗程;2疗程间隔3~5天 。
9.起罐方法
【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时需要注意22点】抽气罐打开罐顶气阀即可 。其他罐具起罐时要两手协作 , 一手轻按 罐口附近的皮肤 , 一手扶持罐具 , 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 , 轻轻脱罐 , 切不可用力硬拔或让空气进入太快 , 以免损伤皮肤 , 产生疼痛 。
10.起罐后的处理
一般情况无需处理 。若因留罐时间较长 , 皮肤产生水泡时 , 可用消毒 针刺破放水 , 擦涂甲紫药水防止感染;若针罐法、刺络拔罐法的针孔出血 , 可用干消毒棉球压迫止血;若局部严重出血 , 下次不宜在此部位再拔 。所有程序处理结束后 , 让病人静息20分钟方可离开 。
(二)注意事项
(1)拔罐时室内应保持温暖 , 避开风口 , 防止患者受凉 。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 , 否则留罐时患者改变体位 , 容易使罐具脱落 。
(2)受术者过饱、过饥、酒后、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 , 待上述状况改变后再拔 。
(3)拔罐时应根据患者所需拔罐的不同部位 , 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 , 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无骨骼以及关节无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 , 以防掉罐 。
(4)用火罐时 , 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 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 , 过多容易滴 到皮肤上发生烫伤 , 过少则火力不够而拔罐无力 , 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罐口靠近皮肤 , 所以棉球经过罐口时的速度要快 , 以免罐口过热而烫伤皮肤 。
贴棉法应注意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滴酒法应注意避免酒精过多流 到罐口或滴到皮肤上而烫伤皮肤;架火法应注意扣罐要准确 , 以免撞翻燃 烧的火架 , 患者不能移动以免火架翻倒烫伤皮肤 。
(5)拔罐时的操作动作要迅速而轻巧 , 要做到稳、准、轻、快 。罐内的负压与扣罐的时机、动作的快慢、火力的大小、罐具的大小直接相关 。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 , 才能将罐拔紧而不过紧 , 罐内负压适宜 。
(6)拔罐数目多少要适宜 , 一般都采取单穴拔罐、双穴双罐法 , 罐多时罐间距离不宜太短 , 以免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相互挤压而脱罐 。
(7)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 , 以免皮肤受损或过于疼痛 。起罐时应一手握住罐体 , 使其倾斜 , 另一手压住一侧罐口边缘处的皮肤 , 使空气从罐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处进入罐内 , 罐体自然脱落 。
(8)在使用针罐时 , 需注意拔罐可使皮肤突起 , 肌肉收缩 , 加之罐底部的撞压 , 容易使针体弯曲或针尖的深度增加 , 尤其是胸背部的穴位 , 容易造成气胸 , 故胸背部慎用此法 。
(9)初次治疗的病人 , 年老体弱者 , 儿童及神经紧张、空腹等患者以选择小罐为宜 , 拔罐时间宜短 , 负压力量宜小 , 手法宜轻 。同时应选择卧位 , 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 以免发生晕罐现象 。晕罐现象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冷汗、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微细无力等 。
遇到晕罐现象 , 医者不能紧张慌乱 , 要立即令患者平卧 , 注意保暖 。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 , 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 。
(10)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现象或局部瘙痒 , 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一般阳证、热证、实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色 。如局部没有瘀血现象或虽有轻度的潮红现象 , 但起罐后立即消失 , 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 , 一般提示病邪尚轻 , 病情不重 , 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够准确 。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退之前 , 一般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
(11)拔罐的间隔时间应根据瘀斑的消失情况和病情、体质而定 , 一般瘀斑消失快、急性病、体质强者 , 间隔时间宜短;瘀斑消失慢、慢性病、体质弱者 , 间隔时间宜长 。
(12)血罐法的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和体质而定 , 一般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者出血量宜多;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宜少 。
拔罐的特点
拔罐疗法所使用的罐具种类很多 , 按临床使用 , 一般分为传统罐具和新型罐具两大类 。
传统罐具都是根据所用材料而命名 , 包括兽角罐、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橡胶罐、塑料罐、抽气罐、金属罐8种 , 分别由兽角(如牛角、羊角)、青竹、陶土、玻璃、橡胶、塑料、金属(如铁、铝、铜等)制成 。目前 , 在民间和基层医疗单位仍普遍使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3种 , 兽角罐在边远山区还有少数人使用;金属罐因导热快 , 太笨重 , 目前已被淘汰 。
新型罐具又分为电热罐、磁疗罐、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离子渗入罐等多种 , 但这些罐具因造价高 , 使用复杂 , 目前仅限于少数医疗部门使用 , 未能全面普及和推广 。
(1)竹罐:随排气方法不同 , 选材、制作也有区别 。竹制火罐因用火力排气 , 须选取坚实成熟的老竹子来制作 。老熟的竹材料质地坚实 , 经得起火烤而不变形、不漏气 。竹制水罐 , 因要用水或药液煮罐 , 蒸气排气 , 要选择尚未成熟但也不青嫩的质地坚实的竹子制作 。竹罐的优点是取材方便 , 制作简单 , 轻便耐用 , 便于携带 , 经济实惠 , 不易打破 。缺点是容易于裂漏气 , 不透明 , 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 。
(2)兽角罐:是指用牛、羊等兽角制成 , 顶端磨成一孔 。用于吸吮排气 。目前 , 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用兽角拔罐的习惯 。
(3)陶瓷罐:用陶土烧制而成 , 口底平正 , 里外光滑 , 厚薄适宜 , 此罐适用于火力排气法 。
(4)抽气罐: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 , 采用罐顶活塞来控制抽排气 。抽气罐的优点是不用点火 , 不会烫伤 , 安全可靠 , 抽气量和吸拔力可控制;自动放气起罐不疼痛;罐体透明 , 便于观察吸拔部位皮肤的充血情况 , 便于掌握拔罐时间 。抽气罐是对传统罐具改进的一大突破 , 是目前临床医生广泛使用的罐具 , 给拔罐疗法向家庭和个人自我保健的普及和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5)橡胶罐:用具有良好伸缩性能的橡胶制成 。口径小至可用于耳穴 , 大到可以覆盖整个人体 。其形状因临床需要各异 。用于抽气排气法 。优点是消毒便利 , 不破损 , 适用于耳、鼻、眼、头皮、腕踝部和稍凹凸不平等特殊部位拔罐;缺点是价格高 , 也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 。
(6)塑料罐:用耐热塑料压制而成 。其规格型号与玻璃罐相似 。优点是不易破损 , 轻便携带;缺点是不能观察罐内变化 , 并易老化变形 。
(7)玻璃罐:用耐热玻璃制成 , 腔大口小 , 罐口边缘略突向外 。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 , 可分为大、中、小3种型号 , 多用于火力排气法 , 特别适用于走罐法及针刺后拔罐法 。其优点是造型美观、清晰透明 , 便于拔罐时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 从而掌握拔罐时间 , 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缺点是导热快 , 易烫伤 , 容易破损 。
(8)金属罐:用铜或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 。规格与型号要求一般与陶瓷罐、玻璃罐相似 。用于火力排气法 。其优点消毒便利 , 不会破损;缺点是制造价格高 , 传热快 , 容易烫伤皮肤 , 无法观察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 。
另外 , 在没有专用罐具或在突发的紧急情况下 , 可用随手可得的代用罐进行拔罐治疗 , 如茶杯、酒杯、空药瓶、罐头瓶、碗等 , 只要口部平整光滑 , 能耐热 , 能产生一定吸拔力的器具皆可用来拔罐 。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拔罐的注意事项和拔罐的特点等有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 大家现在对于中医拔罐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认识 , 虽然拔罐有益身体的健康 , 但是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适时进行哦 , 否则还会影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