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及翻译,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 。
2、不思量,自难忘 。
3、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4、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5、夜来幽梦忽还乡 。
6、小轩窗,正梳妆 。
7、相顾无言 , 唯有泪千行 。
8、料得年年肠断处 , 明月夜,短松冈 。
9、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
10、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
11、”乙卯即熙宁八年 。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及翻译】12、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
13、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 。
14、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 。
15、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
16、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
17、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 。
18、“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 。
19、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 。
20、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 。
21、然而,岁月的流逝 , 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 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
22、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 。
23、“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 。
24、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 。
25、“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 。
26、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 。
27、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 。
28、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
29、“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 , 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
30、“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 。
31、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 。
32、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 。
33、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
3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 , 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 。
35、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 , 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
36、“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 。
37、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 。
38、但又还不够 。
39、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 , 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
40、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 。
4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 , 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 。
42、死生异路 , 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 , 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 。
43、“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 , 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 , 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
44、“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
45、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
46、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 , 三年后又移知密州 。
47、仕途坎坷 , 遭际不幸 , 转徙外地,艰辛备尝 。
48、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
49、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 , 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
50、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 , 下片即转入写梦 。
51、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 。
52、“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 。
53、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 , 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 。
54、“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 。
55、“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 。
56、“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 。
57、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 。
58、“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 。
59、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 , 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 , 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 。
60、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 。
61、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
62、“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 。
63、往时 , 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 , 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 。
64、诗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
65、“相顾无言 , 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 , 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 ,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66、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 , 两心相?。蚯夹骶≡谄渲辛?。
67、“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 , 是感情发展的高潮 。
68、“短松冈” , 是说种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 。
69、据《本事诗》: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张的幽州衙将,妻死后留下五子,受后妻虐待,亡妻忽从冢中出,题诗告张说:“死生今有隔 , 相见永无因 。
70、……欲知断肠处,明月照松冈 。
71、”苏轼在此化用其意,却十分贴切、自然,不露痕迹 。
72、“料得”是“料想”、“猜想”,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 。
73、“年年” , 是年复一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的无尽的岁月 。
74、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 , 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 。
75、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泶Υ饲榇司爸械耐銎拮匀皇潜茨蜒?nbsp;, 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
76、“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 。
77、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 。
78、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
79、梦是虚幻的、缥缈的 , 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 , 实实在在 。
80、或者可以说 , 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
81、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 , 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 , 则更苦 。
82、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 。
83、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 , 纯以平常语出之 。
84、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 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