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等拟禁止网售 仍有人打着“代购”旗号卖“内部药”

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等拟禁止网售 仍有人打着“代购”旗号卖“内部药”
文章图片
国家药监局网站近日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 拟将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等列入网络销售禁止清单 。 不过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11月8日注意到 , 仍有一些网店打着“代购”的名义在售卖一些知名医院的“院内制剂” , 部分月销达到百单以上 。
禁止网售药清单新增两类
日前 , 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北青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征求意见稿将网络禁售清单分为“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和“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零售的药品”两大类 。 包含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和注射剂(降糖类药物除外)以及地高辛、丙吡胺、奎尼丁等用药风险较高的品种 。
北青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根据2019年12月施行的《药品管理法》 , 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均已禁止通过网络销售 , 此次新增的主要是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两类药品 。
仍有人在“代购”院内制剂
北青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所谓医疗机构制剂又被称为“院内制剂”或“内部药” , 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 并未正式获批供应市场 。
而在北京 , 很多院内制剂都成了一些知名医院的“明星药” 。 如北京医院的内部药维生素E乳 , 301医院的复方鱼肝油滴鼻液 , 协和的硅霜、棕铵合剂、乳核平颗粒 , 北医三院的鼻炎三号 , 西苑医院的复方酸枣仁膏肤乐霜、润喉清咽合剂、创伤乳膏 , 儿研所的肤乐霜、硅霜一号、双黄祛湿洗剂等 。
这些院内制剂基本都需要医生开具处方 , 才能在医院药房内购买 , 而且仅限本院 。 虽然部分医院将如维E乳、硅霜等涂抹类的院内制剂研发出有一定功效的化妆品产品 , 但部分也只在院内或指定商家销售 。 而这部分院内制剂的“明星药”购买途径并不多 , 甚至出现了代购黄牛产业 。
虽然官方已经拟将院内制剂列为“网络禁售药” , 但北青报采访人员在部分电商平台和二手平台上看到 , 部分医院代购仍旧活跃 。 其中 , 在某电商平台有卖家干脆以“北京儿研所肤乐霜代购”为店名 , 而有卖家代购某知名外用涂抹类的院内制剂月销售达到百单以上 。 还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 如何通过网络问诊买到北京一些知名医院院内制剂的经验 。
不过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即使是一些皮肤类外用院内制剂也均为处方药 , 如果没有通过医生问诊就擅自用药 , 存在一定风险 。 但也有观点认为 , 建议药品分级管理 , 对于部分外用、用药危险系数不是很高的院内制剂 , 可以考虑有条件放开 。
已有院内制剂网售被叫停
事实上 , 通过互联网问诊销售院内制剂一事 , 此前已经有一款“明星药”提前被叫停了网上销售 。
今年6月 ,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低浓度硫酸阿托品眼用医疗机构制剂有关事项的通知》 , 提到医疗机构不得通过互联网诊疗开具本品处方及调剂 。 《通知》下发后 , 今年7月下旬 , 兴齐眼药全资子公司沈阳兴齐眼科医院宣布 , 该院互联网医院暂停处方院内制剂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 患者如有需要可至兴齐眼科医院实体医院开具处方 。 此前 , 兴齐眼药于2019年1月拿下0.01%阿托品滴眼液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 , 成为业内首家 。 此外 , 何氏眼科、欧普康视也相继宣布 ,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互联网医院的销售暂停 , 患者需到医院就诊时凭处方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