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宝宝腹痛推拿手法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宝宝腹痛推拿手法

文章插图
腹痛是宝宝常见病,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 一般主要指由于腹部中寒,乳食积滞所引起的腹部绞痛而言,宝宝腹痛可通过随证推拿来进行缓解,下面来看看宝宝腹痛推拿方法有哪些 。虚寒型腹痛主要症状:腹部暴痛,哭叫不安,得温较舒,面色苍白,肢冷,大便溏薄 , 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
推拿处方:揉中脘,摩腹,拿肚角 , 揉一窝风 , 揉外劳宫 , 推三关 。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 揉100-300次 。
摩腹:用四指指端或手掌顺时针摩腹部 , 摩100-200次 。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 , 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
揉一窝风:用拇指揉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100-300次 。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
功效:补脾经 , 摩腹温中健脾 , 配推三关 , 揉外劳宫助阳除寒;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散寒理气止痛 。
伤食型腹痛主要症状:脘腹胀痛 , 按之痛甚 , 嗳腐吞酸,矢气恶臭,或恶性呕吐,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
推拿处方:揉中脘 , 分腹阴阳,拿肚角,揉板门,清大肠 , 运内八卦 。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
分腹阴阳: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肚脐 , 用两拇指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揉100-300次 。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到指尖直推 。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
功效:揉中脘,分腹阴阳,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导致,理气止痛;清大肠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 , 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
虫痛型腹痛主要症状:腹痛突然发作,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有时腹部可摸到条索状物 , 时聚时散,有便虫史,面黄肌瘦 , 或嗜食异物,如有蛔虫窜行胆道,则痛如钻顶,口吐清涎或呕吐 。
治疗原则:温中行气 , 安蛔止痛,痛止后驱虫 。
推拿处方:摩腹,按揉肝俞,胆俞及背部压痛点 , 揉外劳宫 。
推拿方法:
摩腹:自右下腹沿升结肠 , 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部位,自右向左运摩100-200次 。
按揉肝俞,胆俞及背部压痛点:用拇指按揉背部第9,10胸椎棘突下,脊柱正中旁开1.5寸的肝俞,胆俞穴及背部压痛点100-200次 。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
功效:摩腹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揉外劳宫温中安蛔,腹痛甚者加揉肝俞,胆俞及背部压痛点 。
虚寒型腹痛主要症状: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 指纹淡 。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益气止痛 。
推拿处方:揉中脘,揉脐,揉足三里,补脾,揉外劳宫,推三关 。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中脘穴100-300次 。
揉脐:用食指,中指揉脐中100-300次 。
揉足三里:用拇指揉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的足三里穴50-100次 。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的外劳宫穴100-300次 。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
功效:补脾经 , 推三关,揉外劳宫温补脾胃,益气止痛,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增进食欲 。
宝宝腹痛病因病机感受外邪:护理不当或气候突变,风寒冷气侵及腹部,寒主收引,性凝不散,搏结肠间以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
乳食积滞:乳食不节,恣食生冷 , 停滞中焦 , 气机手阻,以致腹痛 。
虫积:感染蛔虫,扰动肠中或窜行胆道,阻滞气机而至气滞作痛 。
脾胃虚寒:平素脾胃虚弱,或久病脾阳不振 , 运化失司,寒湿滞留 , 气血不足以温养而至腹痛 。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宝宝腹痛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