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全!论语一章精选64条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 。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
2、和:调和、和谐、协调 。
3、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
5、斯:这、此等意 。这里指礼,也指和 。
6、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
8、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
9、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
10、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
11、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
12、惮:音dàn,害怕、畏惧 。
13、学习其实是从模仿开始,通过不断的练习,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会讲、会用、会创造,学是输入,习是输出,就像是把所有乱七八糟的材料都吸收进来,根据自己的思考,去组合、创造,形成一个新的东西,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就像刚看见自己出生的孩子一样,那份激动和开心,就是“说”了 。
14、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
15、《礼记》里还有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不能只是一个人闷头学,要能有友交流,在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去检验自己的学习经验 。
16、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 。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 。《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
17、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
18、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
19、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
20、文: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
21、慎终:人死为终 。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
22、□: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
23、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
24、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 。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
25、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
26、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
2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
28、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
29、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 。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
30、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
31、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
32、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
3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
34、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
3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
36、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
37、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
38、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 。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
39、愠:音yùn,恼怒,怨恨 。
40、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
41、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
42、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
43、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
4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
45、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
46、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 。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礼” 。
47、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 。贤贤即尊重贤者 。
48、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 。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把“如”解释为“类似” 。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
49、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
50、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
5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
52、孔子的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激励手段是建立在学生自己内在的愉悦体验上,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刻意、反复练习获得成就 。这在今天也是难以企及的 。
53、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
54、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
55、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
56、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
57、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
58、追远:远指祖先 。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
【全网最全!论语一章精选64条】 59、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