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小学线上教育工作指引 东莞市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平台


东莞小学线上教育工作指引 东莞市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平台

文章插图
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最大限度避免疫情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东莞市教育局制定了《东莞市小学线上教育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内容吧!
各校要根据“学科课程保障基础,综合课程前置实施”和“一校一案”原则,统筹考虑国家课程与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安排,做到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兼顾,鼓励将部分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调整至居家学习期间完成 。可结合小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及各校实际,采用线上教育与线下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规划每周课程,制定课程表,原则上学科课程安排在上午,每天每门学科课程不超一节,下午安排综合课程和专题教育 。
课程内容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道德与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 。
【东莞小学线上教育工作指引 东莞市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平台】二、提供优质资源
《指引》介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ykt.eduyun.cn)、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频道号987)、广东省小学线上课堂、广东教育电视课堂(小学1-6年级课程视频,频道号依次为“971-976”)、广电机顶盒“粤课堂”、广东移动IPTV、中国电信IPTV、探究学习平台(tjxx.dgjy.net)为小学线上教育提供托底支持的学习资源平台 。市教育局开发的东莞云课堂(ykt.dgjy.net)和东莞教育电视课堂也将于3月2日上线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推送的线上教育资源也将以周为单位提前上传到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dg.etiantian.net)及相关工作群,供全市小学教师选用 。
《指引》要求,各教育管理中心、学校要积极组织骨干教师收集、整理、研发优质线上教育资源,特别是结合疫情和居家学习实际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艺术创作、居家体育、劳动实践等专题或综合课程资源;要建立线上课程审核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谁开发谁提供谁负责分级审核制度 。
三、维护身心健康《指引》强调,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帮助 。各学校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积极争取广大家长对线上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不返校期间教育工作的安排,正确对待和包容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在非常时期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应激反应 。对家长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无暇顾及学生的家庭,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尽量减少家长复工、孩子学习的工学矛盾,营造积极的居家学习能量场 。
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教师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和视力保护,有效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保持积极学习心态;不强行要求学生上网“打卡”和上传学习视频,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要加强对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和随迁子女的学习指导和关爱 。
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学校要关心教师及其家属的身心状况,力所能及地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优化线上教育组织实施工作,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了解教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困难,及时予以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
四、加强组织保障《指引》要求,各教育管理中心和学校要制定线上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做好平台使用、资源选用与开发、技术支持、师资调配、组织实施等工作 。特别要及时调整优化本单位的教师培训方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结合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开展网络平台使用方法、线上教育组织实施、线上教研科研等应急培训,为线上教育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
学生返校后,学校要对线上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有针对性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各科课程及其教学进度 。各学校对线上学习网络设备缺乏、家庭困难的学生,要“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力争所有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直播或点播进行线上学习 。受客观条件制约确实难以进行在线学习的要精心辅导做好线下学习,返校后还要进行专门辅导 。
五、落实工作责任《指引》强调,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线上教育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政治任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务必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作为,要始终坚持把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立底线思维,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 。
一是小学一、二年级对线上教育不做硬性要求,不能上新课,继续按照《东莞市小学延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指引》要求做好落实 。
二是要把教师线上授课和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学习和作息时间,不得超时超量,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和上传学习视频 。线上课程教师讲授(直播、录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小学每天线上教育总时长原则上不超过2小时 。
三是不能简单地将线上教育理解成线上教学,线上教育是在线下教育无法实施的背景下开展的全方位的教育,内容应该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
四是线上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绝不允许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大搞知识传授和“机械刷题” 。
五是要高度重视无网络、无电视的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电话、信息、广播等方式开展学习指导,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保障教育公平 。
六是要制定不少于一个月的线上教育计划,设计好课程、组织好资源、安排好教学 。返校后,小学阶段所有年级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 。
《指引》指出,市教育局将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对擅自提前开学、组织学生提前返校、违规集中补课和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损害师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如小学一二年级上新课,超过线上教育限定时长、强制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作业明显超量、布置不合理的“家长作业”等),以及敷衍塞责、互相推诿、不作为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对于因以上行为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学校、校长、教师,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批评,并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