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赏析 杜甫的蜀相解析


杜甫蜀相赏析 杜甫的蜀相解析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杜甫的蜀相解析,杜甫蜀相赏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赏析】诗句用典故的时候,重在简约,不能长篇大论地说历史,而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
2、这里杜甫用了两个量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三顾”、“两朝” , 同样的说法还 有“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个量词将这个人的主要功绩都说尽了,不仅全面,还 有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 。
3、我们在提到历史故事的时候,为了简约起见,也可以用这种总结方式 。
4、从“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来看 , 杜甫是不喜欢善于歌唱的黄鹂的,因为他心中衡量好坏的标准不在于能说会道,而是看是否有真才实学 。
5、像诸葛亮这样的神机妙算之人 , 又忠心于君主,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
6、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以仁”,我们可不能做黄鹂这样的花言巧语之辈 , 要赢得别人的尊敬,还需身体力行地践行那些嘴上说来的美德 。
7、《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9、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11、白话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
12、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
13、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
14、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 。
15、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
16、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 。
17、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 , 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
18、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 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 , 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
19、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
20、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
21、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
22、参考资料:蜀相-百度百科 。
【杜甫蜀相赏析 杜甫的蜀相解析】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