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脐,肚脐出水,咋回事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艾灸肚脐,肚脐出水,咋回事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文章插图
女性艾灸肚脐眼有很好的温宫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但是许多人在艾灸肚脐眼时都会出水,那么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呢?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原因一:温热刺激出汗 艾灸是属于温热性,通过热量渗透到皮肤组织经络、穴位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而艾灸肚脐时,由于艾条散发的热量,会刺激肚脐皮肤的毛孔打开,出汗散热,因此艾灸肚脐时会感觉肚脐出水了 。
此时皮肤出水的部位可以适度的用纸巾或是毛巾擦拭一下 , 另外艾灸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长时间固定在一个部位 。艾灸完后人体往往会有口渴的情况,可以适度的喝些水缓解口渴 。
原因二:排湿反应 艾灸肚脐出水了 , 并且比较多的话,也可能是艾灸的排湿反应,这也说明身体内部有寒湿之气 。
建议平时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寒,饮食注意清淡细软温热易消化,忌生冷的食物,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和热汤粥 。
艾灸部位出水要擦掉吗艾灸部位出水了,是需要擦掉的 。
这些水是身体里面代谢出来寒邪、里面含有无机盐、少量的尿素、乳酸和脂肪酸等 , 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积累多了容易滋生细菌、刺激皮肤,特别是温灸之后的皮肤 , 更加受不得刺激,因此最好用湿软的毛巾或者纸巾擦掉 。
艾灸肚脐眼对女人好处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 , 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 , 泄泻等症 。
2.艾灸肚脐眼能激发三焦的气话功能,疏通经络,使气机畅通,促进代谢,缩减脂肪,有助于缓解小便不利,水肿,肥胖症 。
3.艾灸肚脐眼可以调理冲任,固经安胎,适宜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 带下,不孕,黄褐斑,面色晦暗等症 。
4.艾灸肚脐眼可以理气活血,通经活络,适宜于调理肠麻痹,手脚麻木及各种酸痛症 。
5.艾灸肚脐眼能调节脏腑营养平衡,使气血畅通,有助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带下,梦遗,滑精 , 惊悸 , 失眠等症 。

艾灸的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 , 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 , 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 , 以利于熄灭 。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 , 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 , 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 , 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 , 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
8.要循序渐进 , 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 。以后再加大剂量 。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 , 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

【艾灸肚脐,肚脐出水,咋回事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