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也风采历代春节风俗图解

古人怎么过春节古人过年真可谓是“过个大年,忙乱半年”,他们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才算告一段落 。追溯古人的“年步”,就先从祭灶开始 。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 。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 。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 。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 。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 。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 。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 。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 。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 。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 。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 。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 。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 。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 。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古人过年也风采历代春节风俗图解

文章插图
古时候春节习俗尧舜时,将"年"叫"载",夏时叫"岁",周时才开始叫"年" 。但当时甚至是后来的春秋战国之时,战乱不断,各国的年节不可能得到统一 。秦统一中国,进行了文化上的大一统,但时间太短,也无法做到各国年节的统一 。汉代之后,国家得到了初步的统一,再加之社会安定,于是,年节习俗在汉代得到定型 。
传统的年的最初概念,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节日 。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庆贺丰收、喜迎岁首的习俗 。
过年的时间确定在正月伊始也是在汉代以后 。以前过年的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往往是一朝一代就有一个庆丰收的时间 。对不同民族而言,庆祝的时间也就不同,这跟各民族的传统习惯密切相关 。
【古人过年也风采历代春节风俗图解】春节的习俗在汉代基本定型,现在我们过年的许多习俗,大都可追溯到汉代 。如贴门神的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当然当时的门神不是现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没钱的人家就用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挂在门上,鬼就不敢来了 。古人认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 。除了放门神,还有挂苇索,也就是草绳子 。绳子能捆人,自然在人们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绳子 。另外就是放爆竹 。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 。在宫廷中还要跳傩舞来驱鬼 。这些风俗在很长时间内--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保留 。除夕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在《晋书》中,甚至记载有放犯人回家过年的故事 。亲人团聚的目的之一就是守岁 。实际追其原始目的,也是怕鬼神来骚扰 。人们为求平安,不但一夜不睡,还有满院子点上篝火,避免鬼怪的袭扰 。在晋代,随着医药学的发达,引人瞩目,世面上还出现过一种躲避鬼怪的丸药"却鬼丸",元旦那天,男左女右,系在胳臂上 。总之,历史上的春节或者说早期的春节主要是驱鬼、祭祖、庆丰收,而现在的春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联络人际关系,这是春节演变的一般规律 。